| 第一章 绪言 | 第1-20页 |
| ·问题的引出 | 第14-15页 |
| ·平面显示器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立体显示器现状 | 第15页 |
| ·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| ·军事领域 | 第15-16页 |
| ·医疗领域 | 第16页 |
| ·数据可视化领域 | 第16页 |
| ·娱乐领域 | 第16页 |
| ·教育文化领域 | 第16-17页 |
| ·国内外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解决的内容及预期效果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 | 第20-26页 |
| ·立体视差的原理 | 第20-21页 |
| ·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硬件方案 | 第21-23页 |
| ·用狭缝光栅控制左右图像的射向 | 第21-22页 |
| ·多透镜立体显示 | 第22-23页 |
| ·投射机投射方式 | 第23页 |
| ·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软件方案 | 第23-26页 |
| ·国内外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软件方案 | 第23-24页 |
| ·3D自由立体显示软件XN3D功能设置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视差照明原理的仿真研究 | 第26-33页 |
| ·自由立体显示器结构 | 第26-27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26页 |
| ·基本配置 | 第26-27页 |
| ·基于视差照明方式的仿真原理 | 第27-29页 |
| ·仿真效果及结果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进行绿场变换的必要性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四章 视差照明原理的几何建模 | 第33-40页 |
| ·几何模型 | 第33-34页 |
| ·几何建模 | 第34-37页 |
| ·光栅板亮纹为无穷小的情况(a≈0) | 第34-36页 |
| ·光栅板存在亮纹的情况(a≠0) | 第36-37页 |
| ·建模结果及结果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五章 基于Direct3D的3D显示软件功能实现机制 | 第40-60页 |
| ·Direct3D概述 | 第40-41页 |
| ·Direct3D图像处理流水线 | 第40-41页 |
| ·硬件抽象层 | 第41页 |
| ·基于Direct3D的显示图像渲染 | 第41-42页 |
| ·XN3D程序流程 | 第42-44页 |
| ·初始化 | 第43页 |
| ·渲染 | 第43-44页 |
| ·固定功能流水线 | 第44-45页 |
| ·空间变换 | 第45-50页 |
| ·世界变换 | 第45页 |
| ·视角变换 | 第45-46页 |
| ·投射变换 | 第46-50页 |
| ·视棱锥 | 第46-47页 |
| ·投射变换的原理 | 第47-50页 |
| ·视口裁剪和缩放 | 第50-52页 |
| ·光与材质 | 第52-56页 |
| ·Direct3D光照模型与自然光的比较 | 第52-53页 |
| ·XN3D涉及的光照和材质 | 第53-56页 |
| ·贴图 | 第56-59页 |
| ·纹理的概念 | 第56-57页 |
| ·包装方式 | 第57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六章 双视点设置 | 第60-68页 |
| ·代码中的双视点设置 | 第60-61页 |
| ·瞳距参数改变 | 第60-61页 |
| ·平移参数改变 | 第61页 |
| ·双视点参数设置的依据 | 第61-67页 |
| ·矩阵变换的数学运算 | 第61-65页 |
| ·瞳距和平移距离的确定 | 第65-67页 |
| ·双视点参数设置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| 第七章 软件实现左右列插 | 第68-74页 |
| ·渲染显示机制 | 第68-70页 |
| ·奇偶列插与绿场变换 | 第70-72页 |
| ·软件实现奇偶列插的原理 | 第72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八章 总结及设想 | 第74-75页 |
| ·总结 | 第74页 |
| ·设想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