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性能浅海平台测控系统研究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23页 |
·课题来源和意义 | 第14页 |
·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| 第14-19页 |
·电视监控系统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·海上油田测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国外海上油气田自动化技术 | 第20-21页 |
·国内海上油气田自动化技术 | 第21-22页 |
·论文完成的工作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课题背景 | 第23-28页 |
·平台采油、集输工艺流程 | 第23-24页 |
·平台的组成和运行 | 第23页 |
·井组平台工艺流程路径 | 第23页 |
·工艺要求 | 第23-24页 |
·系统数据传输条件 | 第24-25页 |
·中心平台对卫星平台的通讯模式 | 第24页 |
·陆地中站对中心平台站的通信模式 | 第24-25页 |
·现场监控需求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系统监控参数的确定 | 第25页 |
·系统功能需求 | 第25-26页 |
·控制系统操作方式需求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浅海平台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| 第28-38页 |
·集散控制系统 | 第28-29页 |
·集散系统的拓扑结构 | 第28页 |
·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| 第28-29页 |
·浅海平台远程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浅海油田分层测控系统设计 | 第30-38页 |
·工业控制网络特点和发展方向 | 第30-32页 |
·以PLC网络为基础的集散控制系统 | 第32-33页 |
·使用PLC网络的测控系统的设计 | 第33-38页 |
第四章 监控管理软硬件设计及实现 | 第38-53页 |
·监控管理计算机 | 第38-42页 |
·系统网络结构 | 第38-39页 |
·监控软件开发平台Processlogix | 第39-40页 |
·监控计算机与PLC的通信连接 | 第40-42页 |
·监控管理程序开发 | 第42-48页 |
·开发内容 | 第42页 |
·变量定义形式的数据组态 | 第42-43页 |
·画面组态 | 第43-45页 |
·报警的组态 | 第45-46页 |
·通过DDE方式进行报表的组态 | 第46-47页 |
·特殊应用程序组态 | 第47-48页 |
·测控系统与局域网的的通讯接口 | 第48-50页 |
·配置SCAN300保证数据顺利传送 | 第49-50页 |
·视频联动功能的实现 | 第50-51页 |
·可视化操作 | 第51页 |
·智能图像报警 | 第51页 |
·基于报警和事件的图像搜索 | 第51页 |
·监控程序的调试运行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现场RTU系统软硬件设计及实现 | 第53-65页 |
·用于过程控制系统的PLC | 第53页 |
·现场级RTU系统的设计 | 第53-55页 |
·PLC系统结构 | 第53-55页 |
·PLC系统接线说明 | 第55页 |
·现场级中PLC软件设计 | 第55-56页 |
·RSLogix 500软件 | 第55-56页 |
·DCS系统文件分配原则 | 第56页 |
·控制回路描述 | 第56-58页 |
·模拟量的控制 | 第56-57页 |
·典型开关量控制 | 第57-58页 |
·控制算法 | 第58-60页 |
·多模式的控制算法 | 第58-59页 |
·分层控制算法 | 第59页 |
·控制算法的实现 | 第59-60页 |
·现场级控制器的冗余设计 | 第60-63页 |
·控制器的冗余设计 | 第61页 |
·SLC5/04热备系统配置 | 第61-62页 |
·SLC5/04的热备系统的设置 | 第62页 |
·SLC5/04的热备系统的程序设计 | 第62-63页 |
·现场视频图像传输的系统结构 | 第63-65页 |
第六章 监控系统的调试及应用效果 | 第65-73页 |
·系统调试 | 第65-66页 |
·程序调试准备 | 第65页 |
·现场硬件测试和软件调试 | 第65-66页 |
·系统现场测试验收数据及结论 | 第66-68页 |
·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| 第66-67页 |
·画面显示功能测试 | 第67页 |
·控制级别测试报告 | 第67页 |
·遥控功能测试 | 第67-68页 |
·调节功能测试 | 第68页 |
·视频联动功能测试 | 第68页 |
·测试结论 | 第68页 |
·浅海平台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| 第68-71页 |
·应用效果实例 | 第68-70页 |
·该套系统提高了井组小平台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| 第70页 |
·井组平台无人值守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| 第70-71页 |
·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