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森林经营学、森林计测学、森林经理学论文--森林计测学(测树学)论文

北京市多尺度森林覆盖信息的提取与分析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1 引言第9-21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-11页
   ·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第11-19页
     ·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/覆盖动态监测第12-15页
     ·树木生长模型与可视化的研究进展第15-19页
   ·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9-21页
2 市域范围森林覆盖信息的动态监测第21-31页
   ·概述第21页
   ·选择的技术方法第21-25页
     ·图像校正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分类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实验过程第23-25页
   ·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5-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0-31页
3 城区公共绿地覆盖信息的监测第31-36页
   ·概述第31-32页
   ·选择的技术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·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4 绿化隔离地区绿化情况监测第36-54页
   ·概述第36-38页
   ·选择的技术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·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9-52页
     ·规划绿地与现状绿地的对比第39-50页
     ·钉桩绿地与影像判读绿地的对比第50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4页
5 应用 LIDAR 技术测量林木的蓄积量第54-73页
   ·概述第56-60页
   ·研究的技术方法第60-62页
     ·用 LIDAR 测量树高的可行性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单株树材积及林木蓄积量的计算第61-62页
   ·研究结果与分析第62-72页
     ·对 LIDAR 树高与实测树高结果的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 ·对 LIDAR 树高与实测材积间关系的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 ·林木蓄积量的预测第68-7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2-73页
6 树木的生长模型及其可视化研究第73-103页
   ·概述第73-74页
   ·树木胸径生长模型研究第74-84页
     ·树木生长的理论方程与神经网络模型第74-78页
     ·实验区树木胸径生长模型研究第78-79页
     ·研究结果与分析第79-84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84页
   ·胸径与树高之间关系的拟合第84-89页
   ·树木生长的可视化研究第89-102页
     ·林木生长可视化的意义第89页
     ·树木的静态描述与可视化表达第89-94页
     ·树木生长的可视化表达第94-99页
     ·温榆河畔毛白杨生长的可视化结果与分析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10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7 研究成果发布第103-117页
   ·概述第103页
   ·采用的技术方法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管理平台的选择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数据发布平台的选择第105页
     ·开发平台的选择第105页
     ·Web 服务器的选择第105-106页
   ·系统设计与分析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·设计原则第106页
     ·结构模型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设计第108页
     ·功能设计第108-110页
   ·系统实现第110-116页
     ·市域范围内城市森林资源发布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绿化隔离地区绿地数据发布与分析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·树木生长模型展示第116页
     ·LIDAR 测树第11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6-117页
结论第117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29页
个人简介第129-130页
导师简介第130-132页
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132-133页
致谢第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精度手写体数字的识别
下一篇:利率市场化必然性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