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及应用价值 | 第12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用户属性服务器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应用 | 第14-19页 |
·下一代网络技术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基于IP网络的下一代网络 | 第14页 |
·下一代网络是融合的网络 | 第14-15页 |
·下一代网络是多业务的网络 | 第15页 |
·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| 第15-17页 |
·用户属性服务器在下一代网络中的作用及应用方式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常用的鉴权、认证、计费协议综述 | 第19-32页 |
·RADIUS协议 | 第19-24页 |
·概述 | 第19-20页 |
·工作过程 | 第20-21页 |
·报文结构 | 第21-24页 |
·应用情况 | 第24页 |
·DIAMETER协议 | 第24-30页 |
·概述 | 第24页 |
·协议族 | 第24-25页 |
·基础协议 | 第25页 |
·NAS协议 | 第25页 |
·EAP协议 | 第25-26页 |
·CMS协议 | 第26页 |
·MIP协议 | 第26页 |
·网络节点 | 第26-27页 |
·消息格式 | 第27-28页 |
·工作过程 | 第28-29页 |
·计费 | 第29页 |
·安全性 | 第29-30页 |
·RADIUS和DIAMETER的分析比较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用户属性服务器系统结构设计 | 第32-41页 |
·用户属性服务器系统架构 | 第32-33页 |
·用户属性服务器中的模块及功能 | 第33-38页 |
·Common | 第33-35页 |
·Logic Compiler | 第35页 |
·Logic Engine | 第35-36页 |
·Message Generator | 第36页 |
·Interface | 第36页 |
·Subprocess | 第36页 |
·Channel | 第36-37页 |
·测试模块 | 第37-38页 |
·配置文件(CONFIGURATION)及字典(DICTIONARY) | 第38页 |
·Configuration | 第38页 |
·Dictionary | 第38页 |
·用户属性服务器消息处理流程 | 第38-41页 |
第五章 脚本语言及脚本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1-57页 |
·脚本语言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1-50页 |
·概述 | 第41页 |
·操作数 | 第41-42页 |
·类型 | 第42页 |
·操作符 | 第42-49页 |
·语法定义 | 第49-50页 |
·脚本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0-57页 |
·脚本编译结构单元(INSN)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0-54页 |
·脚本编译流程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4-57页 |
第六章 逻辑引擎(LOGIC ENGINE)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7-65页 |
·逻辑引擎结构设计 | 第57-60页 |
·逻辑引擎行为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0-65页 |
第七章 协议接入/适配(PROTOCOL ACCESS & ADAPTATION)子系统的设计 | 第65-68页 |
·用户属性服务器协议接入/适配模块结构设计 | 第65-67页 |
·接入层(ACCESS LAYER) | 第67页 |
·编解码层(CODEC LAYER) | 第67页 |
·分发处理层(DISTRIBUTE LAYER) | 第67-68页 |
第八章 结束语 | 第68-70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68页 |
·不足及下一步改进完善 | 第68-69页 |
·研究生期间的工作 | 第69-70页 |
·参与项目 | 第69页 |
·提交文档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1页 |
缩略语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