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研究

引言第1-21页
第1章 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概述第21-35页
   ·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的界定第21-27页
   ·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中的诉讼关系第27-31页
     ·诉讼关系的概念和分类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庭前程序中的诉讼关系第28-31页
   ·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的诉讼行为第31-35页
     ·诉讼行为的概念第31页
     ·诉讼行为瑕疵的治愈标准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刑事庭前程序中的诉讼行为第32-35页
第2章 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的价值第35-50页
   ·保障审判公正的价值第35-42页
     ·提起公诉的方式,是保证审判公正实现的前提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庭前证据开示制度,实现了当事人庭审的平等对抗,保证了审判的公正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庭前证据能力的审查,是实现审判公正的重要保证第41-42页
   ·保障人权实现的价值第42-44页
     ·通过公诉审查程序,防止滥行公诉权,实现人权保障的价值第43页
     ·通过庭前准备程序中被告人的人身保全活动,保证强制措施的正确实施,实现保障人权的价值第43-44页
   ·实现诉讼效率的价值第44-50页
     ·通过庭前程序,促使当事人和解或被告为有罪之答辩,以促使案件分流或为认罪答辩之判决,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第45-47页
     ·通过庭前会议,整理争点和证据,保障法庭集中审理,以提高诉讼效率第47-50页
第3章 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的原则第50-61页
   ·排除法官预断的原则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建立庭前法官和庭审法官分离制度第53页
   ·保障集中审理实现的原则第53-55页
   ·保障辩护权实现的原则第55-57页
   ·保障迅速审判的原则第57-61页
第4 章 域外公诉审查程序的比较研究第61-101页
   ·当事人主义模式下公诉审查程序第62-69页
     ·英国的公诉审查程序第62-63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公诉审查程序第63-67页
     ·对当事人主义模式下公诉审查程序的评价第67-69页
   ·职权主义模式下的公诉审查程序第69-74页
     ·法国的公诉审查程序第69-72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公诉审查程序第72-74页
   ·混合式模式下的公诉审查程序第74-80页
     ·意大利的公诉审查程序第74-76页
     ·俄罗斯的公诉审查机制第76-78页
     ·我国台湾的公诉审查程序第78-80页
   ·对域外公诉审查程序的评析第80-101页
     ·公诉审查程序的理论基础第80-88页
     ·公诉审查程序的基本原则第88-93页
     ·公诉审查的标准第93-94页
     ·公诉审查与无罪推定的问题第94-95页
     ·公诉审查的实效性问题第95-97页
     ·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在日本的实践第97-101页
第5章 对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反思和构建第101-131页
   ·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历史和现状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·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历史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现状第103-105页
   ·我国现行公诉审查程序的缺陷第105-110页
     ·目的偏差性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·功能的欠缺性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程序的不正当性第109-110页
   ·构建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必要性第110-119页
     ·观点的争鸣和评析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·审查起诉是否能够代替公诉审查----对一种理论的反驳第113-117页
     ·在我国建立公诉审查程序的必要性第117-119页
   ·构建我国的公诉审查程序第119-131页
     ·构建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立法选择第119-123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公诉审查程序的构建第123-131页
第6 章 域外刑事公诉案件庭前准备程序的比较研究第131-179页
   ·当事人主义模式下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31-145页
     ·英国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31-136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36-145页
   ·职权主义模式下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45-150页
     ·法国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45-147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47-150页
   ·混合式模式下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50-164页
     ·日本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50-156页
     ·意大利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56-158页
     ·俄罗斯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58-160页
     ·我国台湾的庭前准备程序第160-164页
   ·对域外庭前准备程序的评析第164-179页
     ·不同诉讼模式下庭前准备程序的差异第165-168页
     ·不同诉讼模式下庭前准备程序的共同特点第168-177页
     ·世界主要国家庭前准备程序的发展趋势第177-179页
第7章 对我国庭前准备程序的反思和构建第179-202页
   ·我国庭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和反思第179-191页
     ·我国庭前准备程序的现状第179-180页
     ·对我国庭前准备程序的反思第180-191页
   ·我国庭前准备程序的构建第191-195页
     ·我国庭前准备程序的构建理念第191-192页
     ·公诉审查程序和庭前准备程序之间的关系第192-195页
   ·对我国庭前准备程序的构建第195-202页
     ·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第196-197页
     ·确定审判日期的征询程序第197页
     ·完善送达、传唤和通知程序第197-198页
     ·增设庭前会议程序第198-200页
     ·通知和保证证人出庭的义务第200页
     ·证据保全第200-201页
     ·证据开示第201页
     ·对被告人认罪答辩或辩诉协商协议的审查第201页
     ·诉的合并和分离第201-202页
参考文献第202-209页
后记第209页

论文共20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环境保护NGO的权力机制研究
下一篇: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对老年下肢动脉结构与功能的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