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6页 |
| ·中国魔芋产业的发展概况 | 第12-14页 |
| ·中国魔芋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·中国魔芋产业链的瓶颈——种植业 | 第13页 |
| ·种植基地发展扩大的瓶颈——缺乏优质种源 | 第13-14页 |
| ·白魔芋的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| ·中国白魔芋产业的发展概况 | 第14页 |
| ·白魔芋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白魔芋突出的优点 | 第15页 |
| ·白魔芋的主要繁殖方式 | 第15-17页 |
| ·种子繁殖 | 第15-16页 |
| ·球茎繁殖 | 第16页 |
| ·根状茎繁殖 | 第16页 |
| ·切块繁殖法 | 第16页 |
| ·去顶芽繁殖法 | 第16-17页 |
| ·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法 | 第17页 |
| ·种子休眠和解除种子休眠提早萌发的研究 | 第17-20页 |
| ·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 | 第17页 |
| ·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概况 | 第17-18页 |
| ·解除种子休眠提早萌发的研究 | 第18-20页 |
| ·魔芋球茎的休眠 | 第20-21页 |
| ·魔芋球茎的休眠类型 | 第20页 |
| ·花魔芋的休眠机理 | 第20页 |
| ·解除花魔芋球茎休眠的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种子的发芽生理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贮藏淀粉的转变 | 第21-22页 |
| ·贮藏蛋白质的转变 | 第22页 |
| ·贮藏脂肪的转变 | 第22页 |
| ·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及能量代谢 | 第22页 |
| ·ISSR技术检测遗传变异概述 | 第22-26页 |
| ·ISSR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| 第22-23页 |
| ·ISSR标记技术的特点 | 第23-24页 |
| ·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方面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| ·分子标记在检测魔芋遗传变异方面的应用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章 引言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3页 |
| ·促进白魔芋种子提早发芽试验 | 第27-28页 |
| ·预备试验 | 第27页 |
| ·不同激素处理提早白魔芋发芽试验 | 第27-28页 |
| ·白魔芋种子生长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| 第28-30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数据的统计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白魔芋三种繁殖方式的田间比较试验 | 第30页 |
| ·ISSR检测白魔芋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 | 第30-3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0页 |
| 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30-31页 |
| ·方法 | 第31-33页 |
|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6页 |
| ·白魔芋发芽试验结果 | 第33-38页 |
| ·室温下白魔芋种子的发芽结果 | 第33页 |
| ·不同激素提早白魔芋发芽试验结果 | 第33-38页 |
| ·白魔芋种子发芽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| 第38-40页 |
| ·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| 第38页 |
| ·淀粉含量的变化 | 第38页 |
| ·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| 第38-39页 |
| ·α-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| 第39-40页 |
| ·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| 第40页 |
| ·三种繁殖材料比较试验结果 | 第40-42页 |
| ·三种繁殖材料田间性状比较试验结果 | 第40-41页 |
| ·三种繁殖材料生理指标比较试验结果 | 第41-42页 |
| ·ISSR分析白魔芋遗传变异结果分析 | 第42-46页 |
| ·白魔芋材料DNA的提取结果 | 第42页 |
| ·ISSR-PCR反应扩增结果 | 第42-43页 |
| ·白魔芋植株A母本与种子遗传距离结果 | 第43页 |
| ·白魔芋植株B母本与种子遗传距离结果 | 第43页 |
| ·白魔芋植株C母本与种子遗传距离结果 | 第43-44页 |
| ·白魔芋植株D母本与种子遗传距离结果 | 第44页 |
| ·白魔芋植株E母本与种子遗传距离结果 | 第44-46页 |
| 第五章 讨论 | 第46-50页 |
| ·抑制白魔芋种子发芽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| 第46-47页 |
| ·白魔芋种子的休眠类型 | 第46页 |
| ·抑制白魔芋种子发芽的因素 | 第46页 |
| ·破除种子休眠提早萌发的途径 | 第46-47页 |
| ·白魔芋种子发芽过程中生理变化 | 第47-48页 |
| ·白魔芋种子发芽过程中糖类物质的代谢 | 第47页 |
| ·白魔芋种子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的代谢 | 第47页 |
| ·白魔芋种子活力、呼吸作用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| ·三种白魔芋繁殖材料的田间性状表现的研究 | 第48页 |
| ·田间性状与魔芋种子繁殖膨大系数的关系 | 第48页 |
| ·叶幅与株高的关系 | 第48页 |
| ·ISSR检测种子与母本的遗传关系的研究 | 第48-50页 |
| ·多糖对魔芋叶片DNA提取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引物筛选和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| 第49页 |
| ·白魔芋种子与母本的遗传关系 | 第49-50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附图 | 第55-57页 |
| 缩写词 | 第57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
|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