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| ·绿僵菌属的分类现状 | 第12页 |
| ·绿僵菌属的生物学特征 | 第12-13页 |
| ·环境因子对孢子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| 第13-15页 |
| ·紫外光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| ·活性氧分子的影响 | 第14页 |
| ·水分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| ·温度的影响 | 第15页 |
| ·虫生真菌剂型 | 第15-18页 |
| ·颗粒剂 | 第16页 |
| ·可喷雾剂型 | 第16-18页 |
| ·防治云南松毛虫的绿僵菌制剂改善方法 | 第18页 |
| 2 防治云南松毛虫绿僵菌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| 第18-21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·供试菌种与供试昆虫 | 第18-19页 |
| ·菌种培养 | 第19页 |
| ·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| 第1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绿僵菌M336菌株对云南松毛虫的毒力生物测定结果 | 第19页 |
| ·绿僵菌M337菌株对云南松毛虫的毒力生物测定结果 | 第19-20页 |
| ·小结与与讨论 | 第20-21页 |
| 3 半固体发酵培养绿僵菌的研究 | 第21-4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6页 |
| ·材料 | 第21-22页 |
| ·方法 | 第22-26页 |
| ·统计方法 | 第2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41页 |
| ·未添加化学物的固体培养基材料配比筛选结果与分析 | 第26-40页 |
| ·添加相应的营养因子的验证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不同的液体培养基产生的接种物对绿僵菌固体发酵的影响和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小结与讨论 | 第42-43页 |
| 4 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绿僵菌的研究 | 第43-56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5页 |
| ·材料 | 第44页 |
| ·方法 | 第44-45页 |
| ·统计方法 | 第4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5-55页 |
| ·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| 第45-50页 |
| ·液生孢子的干燥和贮存 | 第50-55页 |
| ·小结与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5 结论与讨论 | 第56-59页 |
| ·防治云南松毛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| 第56页 |
| ·半固体发酵 | 第56-57页 |
| ·液体深层发酵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