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第三节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生态意义 | 第12页 |
·社会意义 | 第12页 |
·经济意义 | 第12页 |
·建筑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框架 | 第13-15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地域性延续与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 | 第16-33页 |
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概念明析与界定 | 第16-18页 |
·“红砖区”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小城镇的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住宅地域性设计及其内涵 | 第18-20页 |
·地域性的相关概念 | 第18-20页 |
·住宅地域性设计的内涵 | 第20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小城镇住宅地域性延续与创新的理论研究动态及实例分析 | 第20-31页 |
·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 | 第20-22页 |
·国内外小城镇住宅设计实例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国内外地域性住宅设计实例分析 | 第25-31页 |
第四节 我国目前对于小城镇住宅地域性设计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| 第31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现状研究 | 第33-46页 |
第一节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居住模式及功能类型 | 第33-36页 |
·居住模式 | 第33-35页 |
·经济较发达的小城镇居住模式 | 第33-34页 |
·经济情况一般的小城镇居住模式 | 第34-35页 |
·经济欠发达的小城镇居住模式 | 第35页 |
·功能类型 | 第35-36页 |
·纯居住功能的住宅 | 第35-36页 |
·商住型住宅 | 第36页 |
·其他类型住宅 | 第36页 |
第二节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居民获得住房的方式 | 第36-39页 |
·居民自建 | 第36-38页 |
·“地皮+管网”式开发 | 第38-39页 |
·综合开发 | 第39页 |
第三节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现状 | 第39-43页 |
·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现状调研情况 | 第39-41页 |
·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建设存在问题 | 第41-43页 |
第四节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发展的政策 | 第43-45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泉州红砖区传统民居地域性的研究 | 第46-74页 |
第一节 追根溯源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泉州红砖区传统民居地域特色形成的环境因素 | 第47-52页 |
·自然环境因素 | 第47-48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47页 |
·气候环境 | 第47-48页 |
·地质地貌 | 第48页 |
·社会文化因素 | 第48-52页 |
·文化沿革 | 第48-51页 |
·文化性格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泉州红砖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 | 第52-69页 |
·红砖区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 | 第52-55页 |
·泉州红砖区传统民居的物质形态属性 | 第55-67页 |
·聚落空间 | 第55-57页 |
·建筑布局 | 第57-61页 |
·屋顶形式 | 第61-62页 |
·结构型制 | 第62-63页 |
·建筑装饰 | 第63-66页 |
·建筑色彩与材料 | 第66-67页 |
·泉州红砖区传统民居的社会文化属性 | 第67-69页 |
·人文精神 | 第67-68页 |
·宗教信仰 | 第68-69页 |
·民俗风情 | 第69页 |
第四节 泉州红砖区传统民居对地域生态气候的适应 | 第69-71页 |
第五节 泉州红砖区传统民居聚落对现代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启示 | 第71-72页 |
第六节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五章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地域性的延续与创新设计研究 | 第74-99页 |
第一节 住宅地域性设计的理论依据 | 第74-84页 |
·住宅地域性的视觉认知 | 第74-76页 |
·住宅地域性的“标准意象” | 第74-75页 |
·住宅地域性的信息获取 | 第75-76页 |
·住宅地域性的认知差异 | 第76页 |
·住宅地域性的表达途径 | 第76-79页 |
·与住宅地域性设计相关的主要建筑理论 | 第79-84页 |
·新理性主义 | 第79-81页 |
·后现代主义 | 第81-83页 |
·住宅类设计 | 第83-84页 |
第二节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地域性延续与创新的设计原则 | 第84-86页 |
·整体设计的原则 | 第84-85页 |
·尊重传统的原则 | 第85页 |
·经济适应性原则 | 第85页 |
·回应自然的原则 | 第85-86页 |
第三节 泉州红砖区小城镇住宅地域性延续与创新的设计探索 | 第86-98页 |
·借鉴传统聚落空间的组群设计 | 第86-89页 |
·传统聚落空间对现代居住组群设计的启示 | 第86-87页 |
·现代小城镇住宅组群设计 | 第87-89页 |
·适应不同需求的套型设计 | 第89-92页 |
·小城镇住宅功能的再研究 | 第89-90页 |
·住宅的合理规模 | 第90-91页 |
·住宅套型及组合 | 第91-92页 |
·传承地域特色的住宅造型设计 | 第92-97页 |
·建筑细部 | 第93-95页 |
·建筑色彩 | 第95-97页 |
·建筑材料 | 第97页 |
·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| 第97-98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第六章 《传统特色小城镇住宅——泉州地区》图集的编制 | 第99-185页 |
第一节 图集的编制过程 | 第99-101页 |
·图集编制适用范围 | 第99页 |
·图集编制原则 | 第99-100页 |
·图集编制依据 | 第100-101页 |
·图集编制内容及深度 | 第101页 |
第二节 《传统特色小城镇住宅——泉州地区》图集(附录) | 第101-185页 |
结论 | 第185-1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6-191页 |
后记 | 第1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