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4页 |
·NOx的来源 | 第7-8页 |
·NOx的危害 | 第8-9页 |
·NOx的治理措施 | 第9页 |
·NOx的催化脱除研究 | 第9-15页 |
·NOx的催化分解 | 第9-12页 |
·NOx的催化还原 | 第12-15页 |
·烃类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机理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NOx非选择性催化还原(NOx-SCR)的反应机理 | 第15-16页 |
·烃类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机理 | 第16页 |
·液体吸收法 | 第16-17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、目的、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7-19页 |
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页 |
·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·可行性研究 | 第19页 |
·HZSM-5分子筛 | 第19-21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4-28页 |
·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24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催化剂活性评价及装置 | 第25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25-26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6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6-28页 |
·Cu/HZSM-5的制备 | 第26页 |
·酸改性Cu/HZSM-5的制备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28-44页 |
·载体性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·H-ZSM-5负载Cu前后的催化活性 | 第28-29页 |
·不同分子筛类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硅铝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不同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酸处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·不同酸浓度处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硫酸处理对不同载体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酸处理HZSM-5的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稀土助剂的加入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铈的加入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镧的加入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| 第36-37页 |
·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·活化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反应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氧气浓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反应气中水蒸汽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反应机理的探讨 | 第41-4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催化剂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| 第44-59页 |
·载体的体相结构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 | 第44-50页 |
·X射线衍射(XRD)测试 | 第44-45页 |
·表面形貌(SEM)测试 | 第45-46页 |
·热重分析(TG)测试 | 第46-50页 |
·载体酸性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| 第50-54页 |
·氨吸附脱附(NH_3-TPD)测试 | 第50-51页 |
·吡啶吸附红外光谱(Py-IR)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载体的FT-IR测试 | 第53-54页 |
·程序升温还原(TPR)分析 | 第54-56页 |
本章小结: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