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
第1章 导论 | 第1-14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跨国并购概述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现状 | 第14-21页 |
·有关企业跨国并购的介绍 | 第14-18页 |
·并购及跨国并购的涵义 | 第14-15页 |
·跨国并购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·跨国并购的方式 | 第16-17页 |
·跨国并购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现状 | 第18-21页 |
·萌芽阶段(20世纪80年代———1996年) | 第18-19页 |
·跨国并购起步阶段(1997年———2001年) | 第19页 |
·跨国并购较快发展阶段(2002———至今)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有关跨国并购的主要理论 | 第21-33页 |
·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| 第21-29页 |
·垄断优势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内部化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| 第23-25页 |
·规模经济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市场势力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国际产品周期理论与区位因素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效率理论 | 第28-29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9页 |
·企业跨国并购效应理论 | 第29-33页 |
·跨国并购与资本形成效应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跨国并购与产业集中效应理论 | 第30页 |
·跨国并购与资源配置效应理论 | 第30页 |
·跨国并购与就业效应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跨国并购与企业经营绩效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跨国并购与产业转移效应理论 | 第32页 |
·跨国并购与竞争效应理论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可行性 | 第33-44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 | 第33-38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宏观背景的经济学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微观动因 | 第35-38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可行性 | 第38-44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有利国内环境 | 第38-40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有利国际环境 | 第40页 |
·中国企业的迅速成长使跨国并购成为可能 | 第40-41页 |
·对于进入不同并购目标市场的可行产业选择 | 第41-44页 |
第5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 | 第44-53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效应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积极效应 | 第44-47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消极效应 | 第47-48页 |
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| 第48-53页 |
·拓宽融资渠道 | 第48页 |
·加大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 | 第48-49页 |
·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| 第49页 |
·大力开发、培养跨国经营人才 | 第49页 |
·重视并购后整合 | 第49-53页 |
结束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