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文献综述 | 第8-20页 |
一、干扰素概述 | 第8-19页 |
1.IFN-γ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| 第8-10页 |
2.IFN-γ抗病毒机理 | 第10-12页 |
·Mx蛋白 | 第11页 |
·2'-5'寡腺苷酸合成酶/核糖核酸酶L(2'-5' OAS/RNaseL) | 第11页 |
·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(PKR) | 第11页 |
·一氧化氮合成酶(NOS) | 第11页 |
·尚未明确的IFN-γ诱导的抗病毒应答 | 第11-12页 |
3.IFN-γ的生物合成 | 第12-13页 |
4.干扰素的生物学分析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抗病毒活性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分析 | 第14页 |
·免疫调节活性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酶表达和报告基因分析 | 第15页 |
·产NO分析 | 第15页 |
5.IFN-γ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| 第15-19页 |
·抗原捕获ELISA | 第16页 |
·免疫聚合酶链式反应 | 第16页 |
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| 第16-17页 |
·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 | 第17-18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RT-PCR | 第18-19页 |
二、卵黄抗体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卵黄抗体的生物特性 | 第19-20页 |
2.卵黄抗体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| 第20页 |
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研究报告 | 第21-45页 |
实验一 抗猪γ-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| 第21-29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1-23页 |
·主要仪器与耗材 | 第21页 |
·实验动物及抗凝血 | 第21页 |
·质粒、菌株及细胞系 | 第21-22页 |
·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| 第22-23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抗原制备 | 第23页 |
·动物免疫 | 第23页 |
·细胞融合 | 第23-24页 |
·饲养细胞的制备 | 第23页 |
·骨髓瘤细胞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·脾细胞的制备 | 第24页 |
·细胞融合过程 | 第24页 |
·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| 第24-25页 |
·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 | 第25页 |
·单克隆抗体腹水制备 | 第25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| 第25-26页 |
·Western-blotting鉴定 | 第25-26页 |
·间接免疫荧光分析 | 第26页 |
·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| 第26页 |
3 结果 | 第26-28页 |
·rpIFN-γ的纯化 | 第26页 |
·杂交瘤细胞株的获得 | 第26-27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鉴定 | 第27页 |
·间接免疫荧光(IFA)检测 | 第27-28页 |
·单克隆抗体的亚型鉴定 | 第28页 |
4 讨论 | 第28-29页 |
实验二 生物素标记抗猪γ-干扰素卵黄抗体的制备 | 第29-37页 |
1 材料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29页 |
·主要试剂及配方 | 第29-30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抗原制备 | 第30页 |
·动物免疫 | 第30页 |
·卵黄抗体效价测定 | 第30页 |
·猪γ-干扰素免疫亲和层析柱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·卵黄抗体的粗提 | 第31页 |
·猪γ-干扰素特异性IgY的纯化 | 第31页 |
·生物素标记卵黄抗体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·生物素标记水平的测定 | 第32页 |
·生物素标记卵黄抗体效价测定 | 第32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32-35页 |
·卵黄抗体效价测定 | 第32-33页 |
·卵黄抗体的粗提 | 第33页 |
·抗原特异性IgY的纯化 | 第33-34页 |
·生物素标记卵黄抗体的制备 | 第34页 |
·生物素标记卵黄抗体效价测定 | 第34-35页 |
4.分析讨论 | 第35-37页 |
实验三 猪γ-干扰素定量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| 第37-45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37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7-40页 |
·抗猪IFN-γ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| 第37-38页 |
·单克隆抗体(捕获抗体)包被浓度的选择 | 第38页 |
·生物素标记抗猪IFN-γ卵黄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·封闭剂的选择 | 第39页 |
·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最小检出浓度的确定 | 第39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39页 |
·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| 第39页 |
·批内试验 | 第39页 |
·批间试验 | 第39页 |
·临床初步应用 | 第39-40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0-43页 |
·抗猪IFN-γ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| 第40页 |
·单克隆抗体包被浓度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生物素标记卵黄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封闭剂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最小检出浓度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42-43页 |
·稳定性试验 | 第43页 |
·临床检测结果 | 第43页 |
4 讨论 | 第43-45页 |
·关于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| 第43页 |
·关于ELISA封闭剂 | 第43-44页 |
·关于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44页 |
·关于ConA的交叉反应 | 第44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6页 |
缩略词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