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1. 前言 | 第8-17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8-9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7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3. 奥林匹克标志侵权 | 第17-31页 |
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的认定 | 第18-21页 |
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认定的理论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认定的实例分析—“南京大学出版社状告北京奥组委案” | 第20-21页 |
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的表现形式 | 第21-28页 |
·一般形式下的侵权行为 | 第22-23页 |
·特殊形式下的侵权行为 | 第23-25页 |
·侵权行为的例外情形 | 第25-26页 |
·侵权行为的案例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的原因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标志的无形性特征是侵权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| 第28页 |
·公众对标志认识不深是侵权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 | 第28-30页 |
·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侵权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 | 第30页 |
·法律救济措施不力是侵权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 | 第30-31页 |
4. 奥林匹克标志侵权的法律救济 | 第31-32页 |
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救济的法理基础 | 第31-32页 |
·救济与侵权的内在联系 | 第31-32页 |
·侵权救济的含义与种类 | 第32页 |
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法律救济概念 | 第32页 |
5. 国外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法律救济的比较研究 | 第32-38页 |
·相关国际条约对奥林匹克标志的法律保护 | 第32-33页 |
·《奥林匹克宪章》 | 第32-33页 |
·《保护奥林匹克会徽内罗毕条约》 | 第33页 |
·美国奥林匹克标志法律保护 | 第33-37页 |
·其他国家的奥林匹克标志法律保护 | 第37-38页 |
6. 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法律救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8-53页 |
·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法律救济的现状 | 第38-49页 |
·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救济的主要法律依据 | 第38-40页 |
·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法律救济的途径与方式 | 第40-45页 |
·典型案例分析--“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侵权案” | 第45-49页 |
·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法律救济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3页 |
·立法方面存在缺陷 | 第49-51页 |
·行政执法认定不准,缺乏协调配合 | 第51-52页 |
·司法救济审理期限过长,效率不高 | 第52页 |
·法律法规体系未能同国际条约、国际惯例完全接轨 | 第52-53页 |
7. 完善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法律救济的建议 | 第53-56页 |
·继续完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的立法体制 | 第53-54页 |
·继续加大奥林匹克标志行政救济的执法力度 | 第54页 |
·继续提高奥林匹克标志侵权司法救济效率 | 第54-55页 |
·继续调适国内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| 第55页 |
·继续提高全社会民众对奥林匹克标志权的法律保护意识 | 第55-56页 |
8. 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一 专家访谈问卷提纲 | 第61-62页 |
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62-63页 |
后记 | 第63-64页 |
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64页 |
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