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西湖植物景观历史变迁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| 第9-12页 |
·古代文献 | 第9-11页 |
·近现代研究文献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西湖植物景观发展简史 | 第15-27页 |
·唐代以前的西湖植物景观 | 第15-16页 |
·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主要特点 | 第16页 |
·唐至北宋时期的西湖植物景观 | 第16-19页 |
·概况 | 第16-18页 |
·主要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南宋时期的西湖植物景观 | 第19-21页 |
·概况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特点 | 第20-21页 |
·元明清时期的西湖植物景观 | 第21-23页 |
·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近现代的西湖植物景观 | 第23-27页 |
·1949 年前的西湖植物景观 | 第24页 |
·1949 年后的西湖植物景观的继承和发展 | 第24-27页 |
3 杭州传统文化与西湖植物景观 | 第27-36页 |
·传统生活方式与西湖植物景观 | 第27-30页 |
·农耕生活 | 第27-28页 |
·杭州风俗 | 第28-29页 |
·杭州物产 | 第29-30页 |
·西湖宗教文化与西湖植物景观 | 第30-32页 |
·道教 | 第30-31页 |
·佛教 | 第31-32页 |
·文学绘画与西湖植物景观 | 第32-36页 |
·绘画 | 第32-34页 |
·诗词 | 第34页 |
·故事传说 | 第34-36页 |
4 历代人物与西湖植物景观 | 第36-48页 |
·白居易 | 第36-39页 |
·林逋 | 第39-40页 |
·苏轼 | 第40-43页 |
·岳飞 | 第43页 |
·高濂与《遵生八笺》 | 第43-44页 |
·李渔与《闲情偶寄》 | 第44-45页 |
·陈淏子与《花镜》 | 第45-46页 |
·阮元 | 第46页 |
·余森文 | 第46-48页 |
5 历史上西湖的植物种类及其特色 | 第48-76页 |
·上中层乔灌木 | 第48-62页 |
·古树名木 | 第49-52页 |
·柳 | 第52-54页 |
·香樟 | 第54-55页 |
·松 | 第55-57页 |
·桃花 | 第57-58页 |
·梅花 | 第58-60页 |
·桂花 | 第60-62页 |
·下层地被植物 | 第62-70页 |
·杜鹃 | 第63-64页 |
·菊花 | 第64-67页 |
·牡丹 | 第67-69页 |
·茶 | 第69-70页 |
·水生植物 | 第70-76页 |
·荷花 | 第71-74页 |
·莼菜 | 第74-76页 |
6 历史上西湖植物景观特色 | 第76-86页 |
·西湖植物景观特色总结 | 第76-78页 |
·杭州特色景观,景观类型多样 | 第76-77页 |
·历史文化深厚,历史传承顺畅 | 第77页 |
·植物种类丰富,四时景观多变 | 第77-78页 |
·山林植物景观特色 | 第78-82页 |
·松林景观 | 第79-80页 |
·竹林景观 | 第80-81页 |
·山花烂漫 | 第81-82页 |
·滨水植物景观特色 | 第82-86页 |
·水边植物景观 | 第83-84页 |
·水面植物景观 | 第84-86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·总结 | 第86页 |
·展望 | 第86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0页 |
个人简介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