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RS的通榆县盐碱地分布的时空格局分析
| 摘要 | 第1-4页 | 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 
| 1 绪论 | 第8-14页 | 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 
| ·土壤盐碱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 
| ·土壤盐碱化成因机理研究 | 第9-10页 | 
| ·遥感技术在土壤盐碱化方面的应用研究 | 第10-11页 | 
| ·土壤盐碱化的治理研究 | 第11页 | 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| 第11-14页 | 
| 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 
| 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2页 | 
| 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2-14页 | 
| 2 研究区概况 | 第14-18页 | 
| ·位置和面积 | 第14页 | 
| ·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4-17页 | 
| ·地质、地貌 | 第14-15页 | 
| ·气候 | 第15页 | 
| ·土壤 | 第15-16页 | 
| ·植被 | 第16-17页 | 
| 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17-18页 | 
| 3 通榆县盐碱地及环境背景数字重建 | 第18-27页 | 
| ·数据来源 | 第18页 | 
| ·遥感信息源 | 第18页 | 
| ·其它数据源 | 第18页 | 
| ·LUCC 数据的提取 | 第18-23页 | 
| ·工作流程 | 第18页 | 
| ·遥感影像的筛选 | 第18-19页 | 
| ·影像合成及增强处理 | 第19-20页 | 
| ·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 | 第20-21页 | 
| ·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| 第21-23页 | 
| ·环境背景数字重建 | 第23-26页 | 
| ·自然地理环境数据 | 第24-25页 | 
| ·人文地理环境数据 | 第25-26页 | 
| ·数据集成 | 第26-27页 | 
| ·数据格式 | 第26页 | 
| ·地图投影 | 第26页 | 
| ·命名规则与标准代码 | 第26-27页 | 
| 4 盐碱地动态变化分析 | 第27-41页 | 
| ·盐碱地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| 第27-28页 | 
| ·盐碱地数量变化 | 第27-28页 | 
| ·盐碱地结构变化 | 第28页 | 
| ·盐碱地转换特征分析 | 第28-31页 | 
| ·盐碱地与非盐碱地间的转变分析 | 第29-30页 | 
| ·盐碱化程度转化分析 | 第30-31页 | 
| ·盐碱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| 第31-36页 | 
| ·盐碱地景观斑块结构变化 | 第31-32页 | 
| ·盐碱地景观斑块形状变化特征 | 第32-34页 | 
| ·盐碱地景观异质性分析 | 第34-36页 | 
| ·盐碱地空间分布及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| 第36-41页 | 
| ·盐碱地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 | 第36-38页 | 
| ·盐碱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 | 第38-39页 | 
| ·盐碱地重心转移 | 第39-41页 | 
| 5 盐碱地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的耦合分析 | 第41-50页 | 
| ·自然因素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41-47页 | 
| ·地形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 
| ·地貌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44页 | 
| ·土壤类型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 
| ·水域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 
| ·社会经济因素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 
| ·居民地分布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48页 | 
| ·交通道路分布对盐碱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 
| ·小结 | 第49-50页 | 
| 6 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 
| ·主要结论 | 第50-51页 | 
| ·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| 第51-5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 
| 附录Ⅰ | 第55-56页 | 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