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| 第9页 |
·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模型 | 第9-10页 |
·正极材料综述 | 第10-18页 |
·锂钴(镍)氧化物材料 | 第10-11页 |
·锂锰氧化物材料 | 第11-12页 |
·锂钒氧化物材料 | 第12-13页 |
·聚阴离子正极材料 | 第13-18页 |
·前景展望 | 第18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材料制备 | 第20页 |
·X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20页 |
·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20页 |
·原子吸收光谱(AAS)分析 | 第20页 |
·热重(TG)和差热扫描(DSC)分析 | 第20页 |
·碳含量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正极片的制作和电池的组装 | 第21页 |
·电池性能测试 | 第21页 |
·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LiFePO_4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| 第22-32页 |
·概述 | 第22页 |
·LiFePO_4 的合成 | 第22页 |
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22页 |
·合成步骤 | 第22页 |
·合成条件的优化 | 第22-27页 |
·烧结温度的优化 | 第22-25页 |
·烧结时间的优化 | 第25-26页 |
·Li/Fe比例的优化 | 第26页 |
·球磨时间的优化 | 第26-27页 |
·LiFePO_4 性能研究 | 第27-31页 |
·形貌分析 | 第27页 |
·电池性能研究 | 第27-29页 |
·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29-30页 |
·热稳定性研究 | 第30-31页 |
·结论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LiFePO_4的包覆与性能研究 | 第32-40页 |
·概述 | 第32-33页 |
·碳包覆LiFePO_4 的合成 | 第33页 |
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33页 |
·合成步骤 | 第33页 |
·合成工艺的优化 | 第33-36页 |
·烧结温度的优化 | 第33-34页 |
·烧结时间的优化 | 第34-35页 |
·球磨时间的优化 | 第35页 |
·碳含量优化 | 第35-36页 |
·碳包覆LiFePO_4 的性能研究 | 第36-39页 |
·材料结构分析 | 第36页 |
·电池性能研究 | 第36-38页 |
·形貌分析 | 第38页 |
·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38-39页 |
·结论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掺杂LiFePO_4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| 第40-51页 |
·概述 | 第40页 |
·掺杂LiFePO_4 的合成 | 第40页 |
·掺杂LiFePO_4 的性能研究 | 第40-48页 |
·组成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掺杂LiFePO_4的结构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掺杂LiFePO_4的形貌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掺杂LiFePO_4的电池性能研究 | 第43-47页 |
·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47-48页 |
·碳包覆Li_(0.99)Zr_(0.01)FePO_4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| 第48-50页 |
·样品合成 | 第48页 |
·碳包覆Li_(0.99)Zr_(0.01)FePO_4的性能研究 | 第48-50页 |
·结论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 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