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中停车换乘系统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8-9页 |
| 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9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思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章 停车换乘系统研究总论 | 第11-20页 |
| ·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中的换乘 | 第11-12页 |
| ·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| ·交通方式换乘的定义及类型 | 第12页 |
| ·城市中心区交通特征与问题分析 | 第12-14页 |
| ·交通负荷过重 | 第12-13页 |
| ·路网布局不合理、道路资源不足 | 第13页 |
| ·平均车行速度低 | 第13页 |
| ·停车设施不足 | 第13-14页 |
| ·停车换乘的必要性 | 第14-16页 |
| ·小汽车在中心区外实施换乘的必要性 | 第14-15页 |
| ·轨道交通作为小汽车换乘方式的合理性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外城市实施停车换乘的经验 | 第16-17页 |
| ·停车换乘在我国大城市中的适用性 | 第17-18页 |
| ·停车换乘系统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 | 第18-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停车换乘需求量预测 | 第20-29页 |
| ·概述 | 第20页 |
| ·选择停车换乘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0-22页 |
| ·时间因素 | 第20页 |
| ·经济因素 | 第20-21页 |
| ·社会效益因素 | 第21页 |
| ·政策因素 | 第21-22页 |
| ·换乘合理区确定 | 第22页 |
| ·换乘合理区内涵 | 第22页 |
| ·换乘合理区的确定 | 第22页 |
| ·基于Logit 的换乘选择模型 | 第22-28页 |
| ·Logit 模型的基本原理 | 第22-23页 |
| ·模型的基本公式和算法 | 第23-26页 |
| ·系统收益最大化求解算法 | 第26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四章 停车换乘设施布局方法研究 | 第29-37页 |
| ·换乘站位置选择的原则 | 第29页 |
| ·影响布局的因素 | 第29-30页 |
| ·MO-MCDDP 换乘选址模型 | 第30-32页 |
| ·换乘站服务范围的确定 | 第30页 |
| ·数据调查 | 第30页 |
| ·模型公式 | 第30-32页 |
| ·基于GIS 的换乘设施优化选址方法 | 第32-34页 |
| ·城市地理信息系统(GIS) | 第32页 |
| ·基本思路 | 第32-33页 |
| ·选址程序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停车换乘场站规模分析 | 第34页 |
| ·实例-北京市停车换乘选址研究 | 第34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五章 停车换乘枢纽综合评价 | 第37-48页 |
| ·概述 | 第37页 |
| ·停车换乘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| 第37-41页 |
| 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37-38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量化 | 第38-41页 |
| ·城市停车换乘枢纽的评价方法 | 第41-47页 |
| ·采用AHP 方法建立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评价模型 | 第41-44页 |
| ·DEA 方法在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| 第44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49页 |
| ·本文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| 第48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48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项目及发表论文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