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·传统贸易发展理论 | 第18-21页 |
·绝对优势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要素禀赋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1-26页 |
·贸易与环境的冲突 | 第21-22页 |
·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| 第22-24页 |
·贸易的发展评价体系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云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6-39页 |
·云南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研究 | 第26-28页 |
·外部因素 | 第26-27页 |
·内部因素 | 第27-28页 |
·云南省资源产业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| 第28-34页 |
·云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| 第28-29页 |
·云南省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| 第29-34页 |
·云南省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瓶颈 | 第34-39页 |
·资源型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大,机电、运输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低,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 | 第34-35页 |
·从机电产品内部结构来看,产品附加值低、技术含量低,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| 第35页 |
·农业出口企业人才不足,资金匮乏,精深加工能力较弱,农产品出口受到极大制约 | 第35-36页 |
·云南省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云南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| 第39-60页 |
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9-46页 |
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| 第39页 |
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定 | 第39-42页 |
·各个指标数据的取得和整理 | 第42-46页 |
·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赋权 | 第46-53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46-47页 |
·样本标准化 | 第47-49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,得到各一级指标值 | 第49-53页 |
·对影响云南省贸易持续发展主要指标的趋势分析 | 第53-60页 |
·各主要指标分析 | 第53-58页 |
·云南省2000-2009 年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综合趋势分析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60-67页 |
·扩大对外开放,增大贸易规模 | 第60-61页 |
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口岸建设 | 第60页 |
·加强区域内部的协调与合作 | 第60-61页 |
·推动边境贸易快速健康发展 | 第61页 |
·改善出口产品结构,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| 第61-62页 |
·树立竞争优势观念 | 第61页 |
·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| 第61-62页 |
·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| 第62页 |
·优化产业结构,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| 第62-65页 |
·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| 第62-63页 |
·通过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,促进云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思路 | 第63-64页 |
·产业集群概念 | 第63页 |
·云南省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条件和必要性 | 第63-64页 |
·实施优化产业结构,走产业集群道路,促进贸易持续发展的建议 | 第64-65页 |
·以资源为依托,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,优化产业结构 | 第64-65页 |
·调整产品结构,实行环境成本内在化战略,发展新兴绿色产业 | 第65页 |
·加强环境立法和国际合作,提高云南省对外贸易的生态环境效应 | 第65-67页 |
·完善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,提高产品环境标志意识 | 第65-66页 |
·加强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8页 |
附录A | 第71-74页 |
附录B | 第74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