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4-16页 |
2 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现状 | 第16-24页 |
·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总体情况 | 第16-17页 |
·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概述 | 第17-19页 |
·房地产贷款管理的原则 | 第17-19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分类 | 第19页 |
·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发放流程 | 第19-24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受理 | 第21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调查评价 | 第21-22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审批 | 第22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发放 | 第22-23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贷后管理 | 第23-24页 |
3 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分析 | 第24-36页 |
·房地产市场风险 | 第24-26页 |
·供需错位导致的结构型房价上涨 | 第25页 |
·土地竞争导致的成本压力 | 第25-26页 |
·以卖方为主导的格局将被打破 | 第26页 |
·层出不穷的工程质量问题 | 第26页 |
·外部环境对行业前景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开发商的经营风险 | 第26-29页 |
·开发商的财务营运风险 | 第26-27页 |
·开发商开发行为缺乏理性 | 第27页 |
·开发商面临诚信危机 | 第27页 |
·开发商开发、营销产品的针对性不强 | 第27-28页 |
·开发商在担保方式的选择上存在风险 | 第28-29页 |
·C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 | 第29-34页 |
·贷款调查评估制度不规范 | 第29-30页 |
·盲目营销现象严重 | 第30-31页 |
·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放而不管 | 第31页 |
·贷款期限与项目开发周期不匹配 | 第31-32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回收难 | 第32-33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贷后管理缺位 | 第33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存在的其他问题 | 第33-34页 |
·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个案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客户及贷款背景资料 | 第34页 |
·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对个案的意见及建议 | 第35-36页 |
4 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防范与管理 | 第36-50页 |
·注重对政策、市场和客户的研究,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| 第36-38页 |
·对国家政策导向的解读 | 第36-37页 |
·对信贷投向的区域和项目进行科学地选择 | 第37页 |
·对信贷投向的客户进行慎重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·实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管理模式 | 第38-41页 |
·实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| 第38-39页 |
·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 | 第39-40页 |
·实现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管理的技术条件 | 第40-41页 |
·健全房地产贷款企业准入退出机制 | 第41-45页 |
·准入退出的定义 | 第41-42页 |
·准入标准 | 第42-44页 |
·退出标准 | 第44-45页 |
·选择以项目抵押为主的贷款担保方式 | 第45-47页 |
·尽量避免采用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方式 | 第45页 |
·房地产抵押是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最佳担保方式 | 第45-47页 |
·借鉴国外成熟的风险计量工具-CreditMetrics模型 | 第47-50页 |
·通过CteditMetrics模型计算贷款的信用风险 | 第47-48页 |
·C银行现实与使用CreditMetrics模型的差距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