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住宅坡屋顶设计对于城市设计的重要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坡屋顶设计对于新建住宅的综合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坡屋顶设计对于旧住宅扩建与更新改造的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住宅坡屋顶的概述与发展历程 | 第16-23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概述 | 第17-19页 |
·释义 | 第17页 |
·物质功能意义 | 第17页 |
·精神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相关建筑词汇 | 第18-19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发展历程 | 第19-22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9-20页 |
·解放后我国住宅坡屋顶的发展历程 | 第20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住宅坡屋顶的设计要素解析 | 第23-45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构成解析 | 第24-28页 |
·屋顶窗 | 第24页 |
·户内楼梯 | 第24-26页 |
·屋顶露台(平台) | 第26页 |
·阁楼 | 第26-27页 |
·屋面 | 第27页 |
·屋脊 | 第27页 |
·老虎窗 | 第27页 |
·屋檐 | 第27-28页 |
·山墙 | 第28页 |
·山花 | 第28页 |
·排气孔、烟囱 | 第28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屋面坡度设计 | 第28-31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屋面坡度设计的意义 | 第29页 |
·根据住宅日照标准及相关法规进行屋面坡度设计 | 第29-31页 |
·屋面坡度设计对于建筑地域性的体现 | 第31页 |
·住宅坡屋顶外饰面色彩与材料设计 | 第31-36页 |
·色彩的象征性 | 第32-33页 |
·色彩搭配中的构图 | 第33-34页 |
·住宅坡屋顶色彩设计的普遍特点 | 第34页 |
·住宅坡屋顶外饰面材料设计 | 第34-36页 |
·结合坡屋顶的住宅户型设计 | 第36-43页 |
·原则 | 第36-38页 |
·具体形式 | 第38-40页 |
·工程实例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住宅坡屋顶的设计方法研究 | 第45-59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艺术性设计方法研究 | 第46-52页 |
·住宅坡屋顶与住宅平面、立面的结合设计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住宅坡屋顶、檐部、墙体的结合设计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住宅坡屋顶其他设计要素的结合设计方法 | 第50页 |
·住宅坡屋顶在住宅组群内的组合设计方法 | 第50-52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技术性设计方法研究 | 第52-54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防水、排水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保温、隔热设计 | 第53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其他技术性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文化性设计方法研究 | 第54-58页 |
·住宅坡屋顶设计中的文化性因素 | 第54-56页 |
·我国传统民居坡屋顶设计中的地域性 | 第56-57页 |
·体现住宅文化性的坡屋顶设计方法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住宅坡屋顶的设计原则与理念 | 第59-72页 |
·住宅坡屋顶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| 第60-63页 |
·住宅坡屋顶空间形态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| 第60-61页 |
·住宅坡屋顶设计与城市传统文脉 | 第61页 |
·住宅坡屋顶空间的形态对城市空间的塑造 | 第61-62页 |
·住宅的屋顶形态与城市肌理形成 | 第62-63页 |
·住宅坡屋顶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因素 | 第63-66页 |
·形式美的原则 | 第63-65页 |
·色彩与质感 | 第65页 |
·结论 | 第65-66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室内设计要求 | 第66-69页 |
·室内设计的概述 | 第66-67页 |
·住宅坡屋顶室内空间的设计 | 第67-68页 |
·室内人体工程学原理 | 第68-69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设计原则分析 | 第69-71页 |
·概念设计 | 第69页 |
·设计细化 | 第69-70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设计步骤、要点与手法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住宅坡屋顶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| 第72-84页 |
·住宅坡屋顶设计的生态化趋势 | 第73-75页 |
·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| 第73-74页 |
·自然通风屋顶 | 第74页 |
·蓄热屋面 | 第74页 |
·植草坡屋面 | 第74-75页 |
·住宅坡屋顶结合退台的绿化 | 第75页 |
·住宅坡屋顶与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体化设计趋势 | 第75-79页 |
·现状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住宅坡屋顶与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体化设计的原则 | 第76-77页 |
·住宅坡屋顶与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体化设计实例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一体化设计的其他问题 | 第78-79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改扩建趋势——“平改坡”设计 | 第79-81页 |
·“平改坡”的定义 | 第79页 |
·“平改坡”的利与弊 | 第79-80页 |
·“平改坡”设计的原则 | 第80-81页 |
·“平改坡”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| 第81页 |
·住宅坡屋顶设计的展望 | 第81-84页 |
·一体化设计 | 第81-82页 |
·生态化设计 | 第82页 |
·特色化趋势 | 第82页 |
·地方化趋势 | 第82页 |
·多元化趋势 | 第82页 |
·“平”、“坡”并存 | 第82-83页 |
·住宅坡屋顶的进一步利用与开发 | 第83-84页 |
结语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7页 |
图片来源 | 第87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93-94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