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1 综述 | 第12-34页 |
·无机氮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处理技术 | 第12-17页 |
·无机氮的来源 | 第12页 |
·无机氮的危害 | 第12-14页 |
·无机氮主要处理技术 | 第14-17页 |
·国内外光催化发展历程 | 第17-18页 |
·TiO_2光催化的基本机理 | 第18-24页 |
·TiO_2的结构 | 第18-21页 |
·TiO_2光催化的机理 | 第21-24页 |
·TiO_2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| 第24页 |
·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纳米TiO_2粉末的制备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TiO_2膜的制备 | 第28页 |
·影响TiO_2光催化活性的因素 | 第28-30页 |
·半导体本身性能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外部条件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途径 | 第30-34页 |
·贵金属的沉积 | 第31页 |
·金属离子的掺杂 | 第31页 |
·复合半导体 | 第31-32页 |
·表面光敏化 | 第32页 |
·强酸作用 | 第32页 |
·表面螯合及衍生作用 | 第32页 |
·半导体与粘土交联 | 第32-33页 |
·新型光催化反应技术 | 第33-34页 |
2 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内容 | 第34-36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4-36页 |
3 载贵金属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| 第36-41页 |
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37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Pt/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7-38页 |
·Ag/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8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8-40页 |
·Pt/TiO_2光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8-39页 |
·Ag/TiO_2光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4 Pt/TiO_2光催化剂活性的试探性测试实验 | 第41-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41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4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4页 |
·纯TiO_2与Pt/TiO_2的对比实验 | 第42-44页 |
·不同氨水浓度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 Pt/TiO_2光催化耦合氧化还原反应脱除水中无机氮的实验 | 第45-5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4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5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5-52页 |
·比较纯TiO_2与Pt/TiO_2去除混合无机氮的效果 | 第45-46页 |
·pH值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载铂量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·Fe~(2+)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·保护/搅拌气体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碳源电子供体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6 Ag/TiO_2光催化耦合脱除水中无机氮的实验 | 第54-6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4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5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4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2页 |
·光催化反应与暗反应对比 | 第54-55页 |
·不同载银量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制备催化剂的光照时间对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·保护/搅拌气体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Fe~(2+)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7 其他改性催化剂的制备及活性测试 | 第63-6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3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63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63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3-66页 |
·Fe/TiO_2与Pt/TiO_2、Ag/TiO_2光催化活性比较 | 第63-64页 |
·PW/TiO_2催化剂活性影响因素的测试 | 第64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