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商品粮生产体制改革理论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| 第9页 |
·我国粮食生产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商品粮生产体制研究 | 第10页 |
·我国商品粮生产体制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内容 | 第11-14页 |
第二章 改革总体设计 | 第14-26页 |
·改革的总体目标 | 第14-15页 |
·我国粮食生产条件 | 第14页 |
·适应粮食生产现代化的体制改革 | 第14-15页 |
·我国农业生产体制和基地改革 | 第15-17页 |
·我国农业生产体制 | 第15-16页 |
·基地改革设想 | 第16-17页 |
·种养加贸一体的意义 | 第17-19页 |
·产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| 第17-18页 |
·城乡统筹安排的需要 | 第18页 |
·种养农户致富的需要 | 第18-19页 |
·农户种养开发公司经营的原因 | 第19-23页 |
·农业生产特性 | 第19-20页 |
·农户粮食种植和养殖 | 第20-22页 |
·公司经营和种养服务 | 第22-23页 |
·农户和开发公司的关系 | 第23-26页 |
·农户对公司服务的监督 | 第23-24页 |
·公司对农户的奖励和约束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种粮田地集中改革 | 第26-36页 |
·种粮田地集中的意义 | 第26-29页 |
·种粮田地改造的需要 | 第26-27页 |
·农业机械化的需要 | 第27-28页 |
·科学种植的需要 | 第28-29页 |
·农地经营权流转 | 第29-30页 |
·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| 第29-30页 |
·参与主体和典型模式 | 第30页 |
·农地向种粮大户集中 | 第30-32页 |
·农地向服务企业集中 | 第32-34页 |
·基地农地集中办法 | 第34-36页 |
·土地所有权补偿费 | 第34页 |
·安置补助费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农户田间管理改革 | 第36-54页 |
·田间灌溉 | 第36-45页 |
·灌溉方式 | 第36-38页 |
·灌溉制度 | 第38-39页 |
·方案设计 | 第39-43页 |
·灌溉管理 | 第43-45页 |
·田间施肥 | 第45-50页 |
·肥料选用 | 第45-48页 |
·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| 第48-49页 |
·施肥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中耕作业 | 第50-54页 |
·松土 | 第51页 |
·除草 | 第51-53页 |
·培土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公司种植服务改革 | 第54-67页 |
·中低产田改造 | 第54-55页 |
·耕种收服务 | 第55-59页 |
·统一耕作 | 第55-57页 |
·统一施肥 | 第57页 |
·统一播种 | 第57-58页 |
·统一收割 | 第58-59页 |
·农资采购 | 第59-61页 |
·粮食储存加工销售 | 第61-67页 |
·粮食储存 | 第61-63页 |
·粮食清理 | 第63页 |
·小麦磨面 | 第63-64页 |
·玉米制粉 | 第64-65页 |
·加工产品销售 | 第65-67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