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分析和设计
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中国增值业务发展前景 | 第9页 |
| ·增值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9-10页 |
| ·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| 第10-11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工作 | 第11-13页 |
| ·数据模型分析 | 第11页 |
| ·管理流程 | 第11-12页 |
| ·业务控制流程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分析 | 第13-23页 |
| ·ISMP在3G业务网络中的位置 | 第13-15页 |
| ·ISMP与分离式业务管理平台的比较 | 第15-16页 |
| ·功能描述 | 第16-22页 |
| ·用户管理 | 第17页 |
| ·CP/SP管理 | 第17页 |
| ·业务管理 | 第17-18页 |
| ·内容管理 | 第18页 |
| ·业务订购 | 第18-19页 |
| ·认证 | 第19页 |
| ·鉴权 | 第19-20页 |
| ·计费 | 第20-21页 |
| ·消息通知中心 | 第21-22页 |
| ·权限管理 | 第22页 |
| ·支持的业务类型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系统架构设计 | 第23-26页 |
| 第4章 数据模型分析 | 第26-37页 |
| ·业务模型 | 第26-29页 |
| ·业务 | 第27-28页 |
| ·产品 | 第28页 |
| ·内容 | 第28-29页 |
| ·计费策略 | 第29页 |
| ·用户模型 | 第29-32页 |
| ·用户 | 第30页 |
| ·订购 | 第30-31页 |
| ·消费 | 第31-32页 |
| ·终端类型 | 第32页 |
| ·SP管理模型 | 第32-34页 |
| ·SP | 第33页 |
| ·SP管理员 | 第33-34页 |
| ·接入能力 | 第34页 |
| ·权限模型 | 第34-37页 |
| ·角色 | 第35页 |
| ·区域 | 第35页 |
| ·用户 | 第35页 |
| ·OP管理员 | 第35-37页 |
| 第5章 管理中心设计 | 第37-52页 |
| ·技术架构 | 第37-39页 |
| ·表示层 | 第38-39页 |
| ·业务逻辑层 | 第39页 |
| ·数据层 | 第39页 |
| ·工作流管理系统 | 第39-41页 |
| ·面向图的设计 | 第41页 |
| ·任务管理 | 第41-44页 |
| ·一个例子 | 第44-48页 |
| ·流程定义 | 第44-47页 |
| ·节点的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·界面设计 | 第48-52页 |
| 第6章 控制中心设计 | 第52-59页 |
| ·设计思想 | 第52-54页 |
| ·逻辑结构设计 | 第54-55页 |
| ·数据层设计 | 第55页 |
| ·流程的实现描述 | 第55-59页 |
| 第7章 复杂业务类型的实现 | 第59-64页 |
| ·组合业务 | 第59-62页 |
| ·套餐 | 第62-64页 |
|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·总结 | 第64-65页 |
| ·展望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