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1. 绪论 | 第9-23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的理论基础 | 第13-22页 |
·相关概念阐释 | 第13-16页 |
·建筑评论理论 | 第16-19页 |
·城市设计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当代中国主流建筑文化的新趋向 | 第20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2. 南大街概述 | 第23-35页 |
·西安历史概述及南大街历史沿革 | 第23-24页 |
·南大街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与角色分析 | 第24-28页 |
·《西安市1953年至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》 | 第24-25页 |
·《西安市1980年至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》 | 第25-26页 |
·《西安市1995年至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》 | 第26-27页 |
·《西安市2003~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》 | 第27-28页 |
·1980年代南大街拓宽改造工程 | 第28-31页 |
·南大街现状及周围环境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南大街现状 | 第31-33页 |
·周边环境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3. 对南大街建筑的调查 | 第35-50页 |
·基本信息与形式特征 | 第35-42页 |
·邮电大楼 | 第35-37页 |
·西安百货大楼 | 第37页 |
·南大街工商银行 | 第37-38页 |
·开元商城 | 第38-39页 |
·长安城堡大酒店 | 第39-40页 |
·中汇百货 | 第40页 |
·永宁宫大酒店 | 第40-41页 |
·建设银行 | 第41页 |
·中大国际 | 第41-42页 |
·对建筑创作过程的调查 | 第42-44页 |
·开元商城 | 第42-43页 |
·建设银行 | 第43页 |
·水利设计院与冶金设计院 | 第43-44页 |
·对建筑使用状况的调查 | 第44-45页 |
·开元商城 | 第44页 |
·西安百货大楼 | 第44-45页 |
·中汇百货 | 第45页 |
·中大国际 | 第45页 |
·社会与公众调查 | 第45-47页 |
·南大街建筑统计表 | 第47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4. 南大街建筑风格评析 | 第50-65页 |
·南大街风格演变现象 | 第50-52页 |
·仿唐、明风格___1980年代初期 | 第50页 |
·现代建筑风格___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期 | 第50页 |
·欧陆风___1990年代中后期 | 第50-51页 |
·传统形式的复苏___2000年代 | 第51-52页 |
·南大街建筑元素提炼及分类 | 第52页 |
·影响南大街建筑风格演变的主要因素 | 第52-54页 |
·决策与管理者方面 | 第52-53页 |
·投资者方面 | 第53页 |
·建筑师方面 | 第53-54页 |
·公众 | 第54页 |
·对南大街建筑风格的综合评价 | 第54-64页 |
·关于历史环境中新建筑创作指导原则的讨论. | 第54-60页 |
·西安市整体建筑风格的控制原则 | 第60-61页 |
·西安城市色彩基调的控制原则 | 第61-62页 |
·西安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与南大街 | 第62页 |
·评论的标准及尺度 | 第62-63页 |
·对南大街建筑风格的综合评价 | 第63-64页 |
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5. 由南大街建筑风格引起的思考 | 第65-71页 |
·建筑风格应该是统一的还是多元发展? | 第65-66页 |
·建筑风格是体现南大街传统风貌的首要因素吗? | 第66页 |
·街道风貌如何能够达到统一? | 第66-68页 |
·建筑风格是能够预设的吗? | 第68页 |
·城市发展形式下的建筑风格走向何方? | 第68-70页 |
·建筑风格与《西安“四化”》 | 第68-69页 |
·建筑风格与《皇城复兴计划》 | 第69-70页 |
·小结 | 第70-71页 |
6. 结论 | 第71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6页 |
图表目录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