缘起 | 第1-10页 |
第一章 写生之于中国画的重要作用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传统中国画写生的含义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 传统中国画的写生观念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写生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途径之一 | 第14-15页 |
第四节 写生是画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传统山水画写生与物化观念的嬗变 | 第16-27页 |
第一节 传统山水画写生重在物化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山水写生观 | 第17-20页 |
第三节 隋、唐、五代山水写生观 | 第20-22页 |
第四节 宋元山水写生观 | 第22-24页 |
第五节 元及明清山水写生观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对近代山水画写生观的冲击 | 第27-33页 |
第一节 中国画形式主义的滥觞 | 第27页 |
第二节 西方文明的冲击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“美术革命”的浪潮 | 第28-30页 |
第四节 “文人画”的不绝余音 | 第30-33页 |
第四章 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家的写生理论与实践分析 | 第33-47页 |
第一节 “中西合璧”的时代潮流 | 第33-42页 |
第二节 “传统鸿儒”的中流砥柱 | 第42-47页 |
第五章 中西传统写生观念的差异主要在“物化” | 第47-50页 |
第六章 弘扬写生中的物化精神之于当代山水画的积极意义 | 第50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后记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