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内科论文--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
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治规律及系列方药实验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符号说明第5-10页
第一章 本课题研究的立论依据第10-14页
   ·概述第10-11页
   ·确立本课题的依据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从痰论治第11页
     ·从瘀论治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从虚论治第12页
     ·综合论治第12页
   ·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第12-13页
   ·开展本课题的必要性第13-14页
第二章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治规律及系列方药实验研究过程第14-23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试剂、仪器第14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与药品第14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14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实验动物及分组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复制第15页
     ·用药治疗第15-16页
   ·样本采集第16-22页
     ·血液流变学检测第16页
     ·气管超微结构观察第16页
     ·肺组织标本处理及HE染色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免疫组化(ABC法)检测肺组织中NF-κB、γ-GCS表达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肺组织匀浆测IL-8、IL-4、TNF-α、IFN-γ含量第19页
     ·总RNA提取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探针标记与杂交第20-22页
   ·统计学处理第22-23页
第三章 结果第23-62页
   ·一般表现第23页
   ·大鼠体重增长指数((实验后体重-实验前体重)第23-25页
   ·肺组织外观第25页
   ·光镜及电镜下表现第25-26页
   ·细胞因子第26-36页
     ·IL-8第26-28页
     ·TNF-α第28-30页
     ·IFN-γ和IL-4 及二者比值第30-36页
   ·血液流变学第36-50页
     ·全血高切相对粘度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第38-40页
     ·红细胞压积第40-42页
     ·红细胞聚集指数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纤维蛋白原第44-50页
   ·免疫组化结果第50-53页
     ·γ-GCS第50-51页
     ·NF-κB第51-53页
   ·表达谱芯片数据结果第53-62页
第四章 讨论第62-109页
   ·COPD造模机制第62-64页
     ·国内COPD动物造模主要方法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改良的宋一平造模法第64页
   ·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第64-65页
   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体重的关系第65页
   ·祖国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第65-78页
     ·病因第66页
     ·病机第66-69页
     ·辨证分型第69-78页
   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学改变第78-82页
   ·细胞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82-92页
     ·细胞因子的来源第82-86页
     ·COPD与IL-8(interleukin 8,IL-8)第86-87页
     ·COPD与肿瘤坏死因子α(tumornecrosisfactor alpha,TNF-α)..第87-88页
     ·COPD与Th1/Th2 失衡第88-91页
     ·COPD与其他细胞因子第91-92页
   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氧化/抗氧化第92-99页
     ·机体氧化物的来源第92页
     ·机体抗氧化物系统第92-93页
     ·肺内氧化物的来源第93-94页
     ·COPD 与氧化/ 抗氧化失衡第94-96页
     ·γ-GCS在抗氧化中的作用第96-98页
     ·COPD抗氧化治疗第98-99页
   ·核因子κB第99-104页
     ·NF-κB 的结构和家族组成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NF-κB的活化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NF-κB的功能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NF-κB与疾病的关系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NF-κB与COPD第103-104页
   ·COPD的差异表达基因第104-109页
第五章 总结与展望第109-113页
   ·实验研究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空白对照组与造模组、治疗组大鼠一般情况的比较第109页
     ·空白对照组与造模组、治疗组大鼠肺组织及气管组织形态的比较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空白对照组与造模组、治疗组大鼠肺组织匀浆细胞因子水平比较第110页
     ·空白对照组与造模组、治疗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第110页
     ·空白对照组与造模组、治疗组大鼠肺组织γ-GCS、NF-κB免疫组化比较第110-111页
   ·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第111页
   ·展望第111-113页
参考文献第113-122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22-124页
 已发表的论文第122-123页
 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3-124页
附录第124-134页
致谢第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MOS兼容的微机械P/N多晶硅热电堆红外探测器
下一篇:基于快速QR分解的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