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研究--以2010、2011届硕士毕业生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23页 |
·课题的来源 | 第9-10页 |
·社会角度 | 第9-10页 |
·个人角度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3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| 第17-2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19-22页 |
·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内容的创新 | 第22页 |
·研究方法的创新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山东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| 第23-60页 |
·山东高校研招情况介绍 | 第23-25页 |
·硕士生就业状况界定 | 第25-26页 |
·对硕士生的客观性调查与分析 | 第26-43页 |
·样本特征 | 第26-31页 |
·双向统计就业率 | 第31-34页 |
·就业流向 | 第34-37页 |
·就业方式 | 第37-39页 |
·工作状况 | 第39-43页 |
·对硕士生的主观性调查与分析 | 第43-56页 |
·个体认知 | 第43-46页 |
·择业取向 | 第46-50页 |
·社会资本 | 第50-52页 |
·就业素质 | 第52-54页 |
·就业帮扶 | 第54-55页 |
·就业认可度 | 第55-56页 |
·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与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单位特征 | 第56页 |
·对硕士生的需求情况调查 | 第56-57页 |
·对硕士生工作情况的调查 | 第57页 |
·山东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优势与劣势简析 | 第57-60页 |
·就业优势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就业劣势分析 | 第58-60页 |
第三章 影响当前山东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| 第60-65页 |
·我国宏观社会因素 | 第60-61页 |
·社会政策与经济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| 第60页 |
·硕士扩招对就业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·大众传媒对就业的影响 | 第61页 |
·山东本土特色因素 | 第61-63页 |
·齐鲁文化对硕士研究生求职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·山东经济、社会发展侧重点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 | 第62页 |
·山东高校的差异性对就业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·山东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对就业的影响 | 第63页 |
·硕士研究生个体因素 | 第63-65页 |
·研究生择业取向与自我认知的差异 | 第63-64页 |
·研究生个体资本含量的多寡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推进山东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策略 | 第65-71页 |
·对我国完善研究生就业等方面政策和措施的建议 | 第65-67页 |
·消减就业壁垒,确保毕业生合理流动 | 第65页 |
·适度控制研招规模,提高精英教育质量 | 第65-66页 |
·发挥传媒的宣传功能,营造良好的就业舆论氛围 | 第66-67页 |
·对山东省改善就业环境,吸引、留住人才的建议 | 第67-69页 |
·推动山东产业结构升级,为研究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| 第67页 |
·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,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| 第67-68页 |
·加强对山东高校的扶持力度,增强高校整体实力 | 第68-69页 |
·规范市场的人才配置标准,使研究生能才尽其专 | 第69页 |
·对研究生提高就业素质和转变就业观念的建议 | 第69-71页 |
·理性定位,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| 第69-70页 |
·强化发展意识,拓展并充分利用就业资源 | 第70-71页 |
研究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附录1 | 第75-82页 |
附录2 | 第82-84页 |
附录3 | 第84-85页 |
后记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