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 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| ·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D/A 转换器的发展历史 | 第9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| 第11-13页 |
| ·D/A 转换器的分类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途径 | 第14-16页 |
| ·小结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DAC 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| 第17-27页 |
| ·D/A 转换器基本原理 | 第17-18页 |
| ·D/A 转换器的基本结构 | 第18-25页 |
| ·电流定标型 D/A 转换器 | 第19-23页 |
| ·电压定标型 D/A 转换器 | 第23-24页 |
| ·电荷定标型 DAC | 第24-25页 |
| ·本次所设计DAC 结构的选择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电流舵型 DAC 的主要参数及误差模型 | 第27-43页 |
| ·介绍 | 第27页 |
| ·D/A 转换器的主要参数 | 第27-33页 |
| ·静态参数 | 第28-30页 |
| ·动态参数 | 第30-33页 |
| ·电流舵型DAC 误差机理 | 第33-34页 |
| ·输出阻抗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| ·电流源匹配误差 | 第35-39页 |
| ·单个 MOS 管的匹配误差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由 MOS 管组成的电流源匹配误差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对称误差和梯度误差对 DAC 性能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电路噪声对DAC 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毛刺的产生和对DAC 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| 第四章 8 位500MSPS DAC 系统设计及仿真 | 第43-64页 |
| ·8 位单位电流源型 DAC 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| 第43-56页 |
| ·输入寄存器 | 第44-45页 |
| ·二进制码-温度计码(一进制码)解码器 | 第45-46页 |
| ·基准源 | 第46-48页 |
| ·运算放大器 | 第48页 |
| ·基准电压-电流转换电路 | 第48-50页 |
| ·电流源偏置电路 | 第50-51页 |
| ·单位电流源设计 | 第51-55页 |
| ·时钟驱动及延时电路 | 第55-56页 |
| ·本次设计中的创新点 | 第56-60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56-58页 |
| ·电路的改进 | 第58-60页 |
| ·DAC 系统仿真 | 第60-64页 |
| ·概述 | 第60-61页 |
| ·仿真结果 | 第61-64页 |
| 第五章 DAC 的版图设计和验证 | 第64-69页 |
| ·版图的整体布局 | 第64-65页 |
| ·重要模块的版图设计 | 第65-67页 |
| ·译码器 | 第65-66页 |
| ·基准电压源 | 第66页 |
| ·运算放大器 | 第66-67页 |
| ·单位电流源的模拟部分 | 第67页 |
| ·DAC 整体版图 | 第67-69页 |
| 结论 | 第69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|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| 第73-74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