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论文选题意义 | 第13-15页 |
2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| 第15-29页 |
·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 | 第15-18页 |
·区域差异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差异、不平等、非均衡概念的比较 | 第16页 |
·区域经济差异 | 第16-17页 |
·本研究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·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·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| 第18-21页 |
·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和方法 | 第23-29页 |
·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 | 第23-25页 |
·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地域单元与时间序列 | 第27-29页 |
3 四川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| 第29-50页 |
·指标选取和计算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四川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 | 第30-35页 |
·实证分析结果 | 第35-40页 |
·四川省138个县(市)类型划分和简单评价 | 第40-47页 |
·样本县(市)的经济实力类型 | 第40-42页 |
·样本县(市)的经济实力评价 | 第42-47页 |
·四川省内部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特征 | 第47-50页 |
·四川省内部经济差异显著,总体呈东西横向分异走势 | 第47页 |
·极化分异凸现,点轴特征明显 | 第47-48页 |
·大中城市的近郊县(市)经济发展水平高,具有二元经济特征 | 第48页 |
·落后地区多为贫困县 | 第48-50页 |
4 四川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| 第50-63页 |
·自然与区位因素 | 第50-57页 |
·自然因素 | 第50-56页 |
·区位因素 | 第56-57页 |
·产业结构因素 | 第57-58页 |
·投资因素 | 第58-59页 |
·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·产业特色发展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·文化观念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5 四川省内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| 第63-71页 |
·加强政府宏观调控,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| 第63-64页 |
·各级政府都以缩小区域差异为目标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| 第63-64页 |
·政府要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| 第64页 |
·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| 第64-65页 |
·加快工业化进程,努力提升工业化水平 | 第65-66页 |
·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,积极培育区域特色经济 | 第66-68页 |
·加强生态环境建设,发展生态经济 | 第68页 |
·统筹城乡发展,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| 第68-70页 |
·加快小城镇建设,优化城乡结构 | 第69页 |
·大力发展县域经济,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| 第69-70页 |
·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附录一 | 第74-79页 |
附录二 | 第79-84页 |
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