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跨径公铁两用钢箱拱桥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| ·引言 | 第10页 |
| ·桥梁的震害分析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内外钢拱桥的研究及发展状况 | 第13-20页 |
| ·钢拱桥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| 第16-18页 |
| ·钢拱桥的抗震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0-21页 |
| 第2章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| 第21-32页 |
| ·概述 | 第21-22页 |
| ·静力法 | 第22页 |
| ·反应谱法 | 第22-27页 |
| ·反应谱法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| ·反应谱法原理 | 第23-25页 |
| ·反应谱的地震力计算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反应谱的模态组合 | 第26-27页 |
| ·动态时程分析法 | 第27-31页 |
| ·动态时程分析法的概念 | 第27-28页 |
| ·考虑多点激励的增量动力平衡方程 | 第28-29页 |
| ·平衡方程的数值解法 | 第29-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3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动力特性分析 | 第32-45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32-34页 |
| ·桩-土-结构的相互作用 | 第34-35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5-37页 |
| ·单元类型及材料参数 | 第35-36页 |
| ·公路和铁路桥面建模参数 | 第36-37页 |
| ·拱肋和吊杆的建模参数 | 第37页 |
| ·下部结构的建模参数 | 第37页 |
| ·全桥有限元模型 | 第37页 |
| ·动力反应方程的建立 | 第37-39页 |
| ·钢箱拱桥动力特性分析 | 第39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4章 大跨度钢箱拱桥反应谱分析 | 第45-52页 |
| ·人工合成标准化反应谱 | 第45-46页 |
| ·地震荷载的组合 | 第46-47页 |
| ·反应谱分析结果 | 第47-51页 |
| ·位移的地震响应 | 第47-48页 |
| ·内力的地震响应 | 第48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5章 大跨度钢箱拱桥时程分析 | 第52-69页 |
| ·地震波的选取 | 第52-53页 |
| ·时程分析结果 | 第53-63页 |
| ·三种地震波时程分析结果 | 第54-55页 |
| ·反应谱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| 第55-57页 |
| ·控制截面内力时程响应与应力验算 | 第57-60页 |
| ·拱肋控制截面位移时程响应 | 第60-63页 |
| ·内力位移时程响应小结 | 第63页 |
| ·行波效应的影响 | 第63-68页 |
| ·行波效应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| ·行波效应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第6章 大跨度钢箱拱桥抗震参数分析 | 第69-74页 |
| ·常阻尼比的取值对结构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| ·粘滞阻尼器对结构的影响 | 第70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结论与建议 | 第74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