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9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| 1 玫烟色拟青霉生物学及原生质体转化体系的研究现状 | 第11-23页 |
| ·玫烟色拟青霉生物学基础 | 第11页 |
| ·玫烟色拟青霉的寄主范围与侵染方式 | 第11-12页 |
| ·寄主范围 | 第11页 |
| ·侵染方式 | 第11-12页 |
| ·丝状真菌的原生质体转化 | 第12-17页 |
| ·原生质体转化的条件 | 第12-13页 |
| ·REMI转化 | 第13-17页 |
| ·丝状真菌原生质体转化技术的应用 | 第17-23页 |
| ·转化技术在表达外源基因上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·转化技术在基因标记上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3页 |
| 2 玫烟色拟青霉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| 第23-28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23-25页 |
| ·供试菌株 | 第23-24页 |
| ·试剂、缓冲液与培养基 | 第24页 |
| ·原生质体的释放步骤 | 第24页 |
| ·原生质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 | 第24-2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·菌丝的原生质体转化效率 | 第25页 |
| ·不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生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·潮霉素HygB对原生质体生长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PPT对Pfr116原生质体生长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讨论 | 第27-28页 |
| 3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(REMI)与转化子鉴定 | 第28-41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29-31页 |
| ·质粒pAn52-1N-Bar | 第29页 |
| ·KTC | 第29页 |
| ·过氧乙酸消毒液 | 第29页 |
| ·200mg/mL氨苄青霉素 | 第29页 |
| ·50mg/mL PPT | 第29页 |
| ·细菌LB培养基 | 第29页 |
| ·含300μg/mL PPT的查氏再生培养基 | 第29页 |
| ·DNA提取缓冲液 | 第29页 |
| ·2% Tween 40溶液 | 第29页 |
| ·酚-氯仿-异戊醇混液 | 第29页 |
| ·氯仿-异戊醇混液 | 第29-30页 |
| ·3mol/L NaAc | 第30页 |
| ·TE缓冲液 | 第30页 |
| ·0.8%和1.5%琼脂液 | 第30页 |
| ·核酸电泳上样缓冲液(6×) | 第30页 |
| ·NA Marker Ⅳ | 第30页 |
| ·100 bp DNA Ladder | 第30页 |
| ·Washing Buffer | 第30页 |
| ·Maleic Acid Buffer | 第30页 |
| ·Detection Buffer | 第30页 |
| ·20×SSC | 第30页 |
| ·碱性变性缓冲液 | 第30页 |
| ·10×TBE(pH 8.3) | 第30页 |
| ·试剂盒 | 第30-31页 |
| ·Working Blocking Solution | 第31页 |
| ·Antibody Solution | 第31页 |
| ·Color Substrate Solution | 第31页 |
| ·0.1% DEPC水 | 第31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31-36页 |
| ·大肠杆菌DH5α的培养 | 第31页 |
| ·质粒的提取与纯化 | 第31-32页 |
| ·质粒的电泳鉴定 | 第32页 |
| ·质粒的单酶切 | 第32页 |
| ·酶切后质粒的柱回收 | 第32页 |
| ·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(REMI) | 第32-33页 |
| ·转化子的初步筛选和转接培养 | 第33页 |
| ·转化子基因组DNA的提取酶切后质粒的柱回收 | 第33-34页 |
| ·PCR鉴定 | 第34页 |
| ·核酸电泳 | 第34页 |
| ·Southern Blotting杂交 | 第34-3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·质粒的电泳鉴定和浓度测定 | 第36-37页 |
| ·Pfr116原生质体转化效率 | 第37页 |
| ·转化子的稳定性 | 第37-38页 |
| ·转化子基因组DNA的PCR鉴定 | 第38页 |
| ·转化子基因组DNA的Southern Blotting杂交鉴定 | 第38页 |
| ·讨论 | 第38-41页 |
| 4 转化子突变性状的鉴定 | 第41-45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·供试菌株 | 第41页 |
| ·转化子的菌落生长稳定性观察 | 第41页 |
| ·转化子产孢能力的鉴定 | 第41-4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转化子的菌落生长稳定性 | 第42页 |
| ·两个特异转化子的产孢性状 | 第42-43页 |
| ·讨论 | 第43-45页 |
| 5 总讨论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