绪论 | 第1-14页 |
第一章 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务中心区 | 第14-19页 |
1.1 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务中心区兴建热潮 | 第14页 |
1.1.1 城市化发展,大量新建政务中心 | 第14页 |
1.1.2 政务中心多以行政中心和市民广场领衔 | 第14页 |
1.2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存在状况思考 | 第14-19页 |
1.2.1 两种模式 | 第14-16页 |
1.2.2 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市政广场问题的形成和研究 | 第19-27页 |
2.1 市政广场的历史背景 | 第19-23页 |
2.1.1 广场的历史演变和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2 欧洲传统的市政广场 | 第20-21页 |
2.1.3 中国传统的市政广场 | 第21-23页 |
2.2 现代的市政广场 | 第23-27页 |
2.2.1 现代市政广场的文化内涵 | 第23-24页 |
2.2.2 现代市政广场的休闲概念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市政广场的设计 | 第27-36页 |
3.1 设计原则 | 第27-30页 |
3.1.1 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27-28页 |
3.1.2 富有个性的原则 | 第28-29页 |
3.1.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| 第29-30页 |
3.2 设计手法 | 第30-36页 |
3.2.1 基于物质形体分析基础上的多样化手法 | 第30-32页 |
3.2.2 基于场所文脉分析和行为需求理论基础上的人性化手法 | 第32-36页 |
第四章 针对现代市政广场的调研 | 第36-48页 |
4.1 调研概况 | 第36-37页 |
4.1.1 镇江市 | 第36页 |
4.1.2 江阴市 | 第36-37页 |
4.1.3 昆山市 | 第37页 |
4.2 调查问卷的拟定及结果 | 第37-44页 |
4.2.1 问卷选题的目标拟定 | 第37-38页 |
4.2.2 镇江丹徒区政府广场的问卷结果和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2.3 江阴市文明广场的问卷结果和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2.4 昆山市城市广场的问卷结果和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3 调研结果评价与建议 | 第44-48页 |
4.3.1 关于市政广场的定位、选址以及广场和周边建筑的关系 | 第44-45页 |
4.3.2 关于市政广场的两个模式 | 第45-48页 |
第五章 政务中心区市政广场的前景展望 | 第48-55页 |
5.1 新特点和新趋势 | 第48-49页 |
5.1.1 群化 | 第48页 |
5.1.2 休闲化 | 第48页 |
5.1.3 信息化 | 第48页 |
5.1.4 生态化 | 第48页 |
5.1.5 综合化 | 第48页 |
5.1.6 精品化 | 第48-49页 |
5.2 优秀实例 | 第49-55页 |
5.2.1 上海人民广场 | 第49-50页 |
5.2.2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广场 | 第50-51页 |
5.2.3 成都新都县行政文化中心区广场 | 第51-52页 |
5.2.4 红河州蒙自中心片区州级行政文化中心广场 | 第52-53页 |
5.2.5 东京市政厅市民综合广场 | 第53-54页 |
5.2.6 波士顿市政中心广场 | 第54-55页 |
结束语 | 第55-56页 |
附录一: 调查问卷结果及图表 | 第56-74页 |
附录二: 插图清单 | 第74-76页 |
附录三: 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附录四: 主要创作实践 | 第80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