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史学理论论文--史学史论文--中国论文

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

绪论第1-16页
 一、研究对象的界定第8-9页
 二、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三、基本框架第12-14页
 四、撰述旨趣及创新之处第14-16页
第一章 史学领域的武训批判第16-28页
 一、批判运动的三个阶段第17-21页
 二、史学领域的批判第21-25页
 三、评说第25-28页
第二章 史学领域的胡适批判第28-38页
 一、批判胡适思想的历史回顾第28-30页
 二、史学界的批判第30-34页
 三、评说第34-38页
第三章 对华岗历史观的批判第38-62页
 一、对《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》的批判第39-43页
 二、对《社会发展史纲》(增订本)的批判第43-47页
 三、对华岗在中国现代革命若干问题上的观点的批判第47-55页
 四、对《苏联外交史》的批判第55-59页
 五、评说第59-62页
第四章 反右派斗争中的大批判第62-86页
 一、史学界反右派斗争概况第62-65页
 二、对雷海宗的批判第65-75页
 三、对向达的批判第75-79页
 四、对荣孟源的批判第79-83页
 五、评说第83-86页
第五章 “史学革命”中的群众性大批判第86-110页
 一、“史学革命”概况第86-91页
 二、火烧教学第91-101页
 三、批判资产阶级“学术权威”第101-108页
 四、评说第108-110页
第六章 对尚钺“修正主义”历史观的批判第110-130页
 一、批判的学术论争背景第110-116页
 二、直接招致批判的三篇文章第116-118页
 三、对尚钺“修正主义”历史观的批判第118-127页
 四、评说第127-130页
第七章 阶级斗争迷雾下的史学批判第130-161页
 一、对刘节历史观的批判第131-136页
 二、对周谷城历史观的批判第136-144页
 三、围绕《李秀成自述》展开的大批判第144-153页
 四、对孙祚民历史观的批判第153-161页
第八章 阶级斗争迷误下的史学批判及其升级第161-190页
 一、对翦伯赞历史观的批判第161-172页
 二、对吴晗历史观的批判第172-186页
 三、评说第186-190页
结语第190-196页
 一、建国后17年史学发展的两种趋向第190-192页
 二、史学领域大批判的经验教训第192-196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196-200页
附录第200-215页
后记第215-216页

论文共2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河北省坝上土地荒漠化机制及生态环境评价
下一篇:公海渔业法律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