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山核电厂全厂断电事故研究和厂外后果分析
第一章 引言 | 第1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严重事故分析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目前应用较广的严重事故分析程序 | 第11-12页 |
·事故后果评价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发展情况 | 第13-14页 |
·硕士课题概况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程序介绍 | 第15-41页 |
·MELCOR程序介绍 | 第15-22页 |
·MELCOR程序概况 | 第15页 |
·MELCOR程序的模块化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热工水力模型 | 第16-17页 |
·堆芯坍塌和熔碴反应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可燃气体燃烧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专设安全设施的模拟 | 第19页 |
·衰变热模型 | 第19页 |
·放射性核素释放和迁移模型 | 第19-21页 |
·程序系统文件 | 第21-22页 |
·MACCS程序介绍 | 第22-29页 |
·MACCS程序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MACCS计算过程 | 第23-25页 |
·大气扩散模式 | 第25-26页 |
·照射途径和剂量 | 第26-29页 |
·健康效应模型 | 第29页 |
·MELCOR和MACCS程序的连接 | 第29-35页 |
·MMLINK程序设计思想 | 第30-31页 |
·MMLINK程序流程 | 第31-32页 |
·程序完成情况 | 第32-35页 |
·气象数据处理程序 | 第35-41页 |
·METRAN设计思想 | 第35-36页 |
·METRAN程序流程 | 第36页 |
·程序完成情况 | 第36-41页 |
第三章 全厂断电事故分析 | 第41-75页 |
·MELCOR秦山核电厂计算模型 | 第41-47页 |
·早期事故进程及缓解措施研究 | 第47-57页 |
·计算方案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事故序列概述 | 第48-50页 |
·系统响应情况及比较 | 第50-56页 |
·总结 | 第56-57页 |
·全厂断电事故源项研究 | 第57-75页 |
·计算初始条件 | 第57页 |
·事故序列概述 | 第57-58页 |
·反应堆系统主要热工水力现象 | 第58页 |
·堆芯损坏与熔碴迁移过程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熔碴与混凝土相互作用(MCCI) | 第62-65页 |
·安全壳内热工水力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放射性裂变产物释放和迁移过程分析 | 第66-71页 |
·全厂断电事故源项 | 第71-73页 |
·总结 | 第73-75页 |
第四章 全厂断电事故厂外后果分析 | 第75-102页 |
·MACCS程序参数选择 | 第75-84页 |
·源项数据 | 第75-77页 |
·厂址相关数据 | 第77页 |
·气象资料 | 第77-80页 |
·大气扩散 | 第80-81页 |
·照射和屏蔽数据 | 第81-83页 |
·健康效应 | 第83页 |
·应急响应 | 第83-84页 |
·厂外后果分析结果 | 第84-93页 |
·累计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活度 | 第84页 |
·分类气象条件计算结果 | 第84-89页 |
·平均气象条件计算结果 | 第89-90页 |
·最严重气象条件计算结果 | 第90-93页 |
·厂外后果敏感性分析 | 第93-101页 |
·源项数据对厂外后果的影响 | 第93-95页 |
·烟羽段释放时间的影响 | 第95-96页 |
·烟羽段释放持续时间的影响 | 第96-98页 |
·烟羽段释热率变化对厂外后果的影响 | 第98页 |
·混合层高度对厂外后果的影响 | 第98-99页 |
·应急响应行动效果分析 | 第99-101页 |
·总结 | 第101-102页 |
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| 第102-105页 |
·结论 | 第102-104页 |
·讨论 | 第104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08页 |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08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