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·水旱轮作概况及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·水旱轮作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水旱轮作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·水旱轮作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氮素损失的途径 | 第14-16页 |
·氨挥发损失 | 第14-15页 |
·硝化-反硝化损失 | 第15页 |
·淋洗与径流损失 | 第15-16页 |
·氮素淋失研究概况 | 第16-20页 |
·影响氮素淋失的因素 | 第17页 |
·氮素淋失迁移机理 | 第17页 |
·氮素淋失研究理论与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与手段 | 第18页 |
·减少氮素淋失的途径或措施 | 第1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绪论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试验地点和气候条件 | 第22页 |
·试验设施和供试土壤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3-24页 |
·测定项目及方法 | 第24页 |
·作物生育期间渗漏液取样与分析 | 第24页 |
·作物收获前后土壤取样与分析 | 第24页 |
·作物产量、养分、品质分析 | 第24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24页 |
·常用术语和计算方法 | 第24-25页 |
第4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50页 |
·稻-麦、稻-油轮作体系中氮素的淋失特点 | 第25-35页 |
·油菜生长季氮素的淋失特点 | 第25-28页 |
·小麦生长期氮素的淋失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水稻生长期氮素的淋失特点 | 第29-33页 |
·影响氮素淋失的因素 | 第33-35页 |
·施氮量对油菜、小麦和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·不同氮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·不同氮肥用量对油菜、小麦和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| 第38-43页 |
·不同氮肥用量对油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土壤剖面氮素含量变化 | 第43-48页 |
·油菜收获前后土壤无机氮的变化 | 第43-44页 |
·小麦收获前后土壤无机氮的变化 | 第44-45页 |
·水稻收获后土壤氮素的分布与变化 | 第45-46页 |
·稻-油和稻-麦轮作土壤全氮变化 | 第46-48页 |
·稻-麦与稻-油两种轮作体系氮素淋失和利用比较 | 第48-50页 |
·稻-麦与稻-油轮作系统下水稻季氮素的淋失与利用比较 | 第48-49页 |
·稻-麦与稻-油两个轮作系统氮素淋失与利用比较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