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工艺的选择
中文摘要 | 第1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·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·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| 第8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氮氧化物国内外相关环境标准与排放情况 | 第10-20页 |
·不同国家NO_X的环境标准 | 第10页 |
·不同国家NO~X排放标准 | 第10-16页 |
·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(分析值) | 第16-20页 |
第三章 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排放影响因素 | 第20-25页 |
·NO_X的生成机理 | 第20-21页 |
·影响NO_X排放的主要因素 | 第21-25页 |
第四章 低氮燃烧技术及其经济特性分析 | 第25-34页 |
·第一代低NO_X燃烧技术 | 第25-27页 |
·第二代的低NO_X燃烧措施 | 第27-28页 |
·第三代低氮燃烧措施 | 第28-30页 |
·典型低氮燃烧技术经济特性评价 | 第30-32页 |
·低NO_X 燃烧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| 第32-34页 |
第五章 烟气脱硝技术及其工艺特性分析 | 第34-56页 |
·选择性催化还原法(SCR) | 第34-48页 |
·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(SNCR) | 第48-50页 |
·SNCR/SCR 混合烟气脱硝技术 | 第50-54页 |
·脱硝还原剂的选择性分析 | 第54-56页 |
第六章 烟气脱硝技术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| 第56-64页 |
·烟气脱硝技术评价指标 | 第56-57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| 第57-59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 | 第59-64页 |
第七章 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工艺性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| 第64页 |
·煤气化联合循环(IGCC) | 第64-65页 |
·SNOX/DESONOX 工艺 | 第65-67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