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程教育环境下虚拟实验室的构建
| 摘要: | 第1-7页 |
| 前言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虚拟现实的概念 | 第9页 |
| ·虚拟现实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9-17页 |
| ·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历程 | 第9-10页 |
| 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0-14页 |
| ·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领域 | 第14-15页 |
| ·未来发展趋势 | 第15-17页 |
| ·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| 第1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| 2 虚拟建模技术 | 第18-24页 |
| ·形状外表及纹理建模 | 第18-19页 |
| ·相关动态建模 | 第19页 |
| ·交互建模 | 第19-20页 |
| ·动作行为建模 | 第20页 |
| ·模型分割 | 第20-21页 |
| ·场景数据的层次结构 | 第21-22页 |
| ·虚拟实验室模型的构建 | 第22-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3 利用VRML结合3DMAX开发虚拟实验 | 第24-31页 |
| ·VRML工作原理 | 第24页 |
| ·虚拟现实的类型 | 第24-25页 |
| ·3DMAX建模和VRML建模 | 第25-27页 |
| ·3DMAX建模的优点 | 第25-26页 |
| ·VRML建模的优点 | 第26-27页 |
| ·实体模型的实现 | 第27-28页 |
| ·实体外观属性 | 第27页 |
| ·实体动态属性 | 第27页 |
| ·实体交互属性 | 第27-28页 |
| ·场景的面向对象的实现 | 第28-30页 |
| ·PROTO节点类型介绍 | 第28-29页 |
| ·使用PROTO进行面向对象编程 | 第29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4 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验的实现 | 第31-47页 |
| ·虚拟实验 | 第31页 |
| ·现阶段虚拟实验的缺陷 | 第31-32页 |
| ·利用虚拟实验技术构建的虚拟环境的基本功能 | 第32-33页 |
| ·新一代虚拟实验环境的计算模式 | 第33页 |
| ·需要考虑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| ·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结构 | 第34-37页 |
| ·服务器功能模块 | 第34-35页 |
| ·客户端功能模块 | 第35-36页 |
| ·接口技术 | 第36页 |
| ·数据库技术 | 第36-37页 |
| ·虚拟实验的实现模型 | 第37页 |
| ·虚拟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的人机交互 | 第38-40页 |
| ·利用VRML实现人机交互 | 第38-39页 |
| ·扩展人机交互 | 第39-40页 |
| ·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实验模型的实现 | 第40-46页 |
| ·元器件模型 | 第40-42页 |
| ·利用元器件构建电路模型 | 第42-45页 |
| ·简单的电路模型 | 第42-43页 |
| ·虚积分运算电路模型 | 第43-45页 |
| ·实验平台模型 | 第45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5 关键技术讨论 | 第47-56页 |
| ·程序优化技术 | 第47-52页 |
| ·碰撞检测技术 | 第52-53页 |
| ·场景优化技术 | 第53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6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| 附录 | 第61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