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--换热设备论文

纵流壳程换热器不同支承结构壳程特性研究与分析

1 绪论第1-23页
 1.1 课题的背景第10-13页
 1.2 纵流壳程换热器壳程支承结构第13-17页
  1.2.1 杆式支承结构第14-15页
  1.2.2 整圆形折流板支承结构第15-17页
  1.2.3 空心环支承结构第17页
 1.3 管壳式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第17-22页
 1.4 论文研究内容第22-23页
2 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第23-30页
 2.1 流体与传热基本方程第23-24页
 2.2 湍流方程模型简介第24-26页
 2.3 数值模拟工具FLUENT简介第26-27页
 2.4 FLUENT中周期模型介绍第27-30页
3 数值模拟的主要技术路线第30-38页
 3.1 模型的建立第30-31页
 3.2 传热计算第31-32页
 3.3 模型结果正确性验证第32-37页
  3.3.1 流动的冷模实验验证第32-34页
  3.3.2 传热计算验证第34-35页
  3.3.3 网格加密后的结果对比第35-36页
  3.3.4 改取两个单元周期后的结果对比第36-37页
 3.4 小结第37-38页
4 不同支承结构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第38-79页
 4.1 杆式支承结构第38-44页
  4.1.1 模型建立第38页
  4.1.2 单元流道内流动和传热的细观分析第38-42页
  4.1.3 模拟结果分析第42-44页
 4.2 大圆孔整圆形折流板支承结构第44-50页
  4.2.1 模型建立第44-45页
  4.2.2 单元流道内流动和传热的细观分析第45-49页
  4.2.3 模拟结果分析第49-50页
 4.3 小圆孔整圆形折流板支承结构第50-56页
  4.3.1 模型建立第50-51页
  4.3.2 单元流道内流动和传热的细观分析第51-55页
  4.3.3 模拟结果分析第55-56页
 4.4 梅花孔整圆形折流板支承结构第56-62页
  4.4.1 模型建立第56-57页
  4.4.2 单元流道内流动和传热的细观分析第57-60页
  4.4.3 模拟结果分析第60-62页
 4.5 矩形孔整圆形折流板支承结构第62-68页
  4.5.1 模型建立第62页
  4.5.2 单元流道内流动和传热的细观分析第62-66页
  4.5.3 模拟结果分析第66-68页
 4.6 空心环支承结构第68-73页
  4.6.1 模型建立第68页
  4.6.2 单元流道内流动和传热的细观分析第68-72页
  4.6.3 模拟结果分析第72-73页
 4.7 不同支承结构壳程模拟结果分析与对比第73-79页
  4.7.1 概述第73-74页
  4.7.2 不同支承结构结果比较第74-77页
  4.7.3 结论第77-79页
5 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 5.1 结论第79-80页
 5.2 展望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托马斯·哈代作品中人物“苔丝”的跨性别分析
下一篇:三维非规则军队标号的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