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绪论 | 第1-19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 水管路系统流噪声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水管路系统流噪声的产生 | 第10-11页 |
1.2.2 水管路系统流噪声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水管路系统流噪声的控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消声器消声性能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 可调频的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4.1 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 | 第15-17页 |
1.4.2 可调频的亥姆霍兹共振式器 | 第17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水消声器声学性能计算方法 | 第19-29页 |
2.1 传递矩阵法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2 传递矩阵的建立 | 第20-28页 |
2.2.1 电路双端口网络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2.2.2 声、电类比基础 | 第22-23页 |
2.2.3 声学元件传递矩阵的推导 | 第23-2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 | 第29-39页 |
3.1 消声器性能评价标准 | 第29-31页 |
3.2 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消声原理 | 第31-33页 |
3.3 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共振频率的计算 | 第33-35页 |
3.4 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衰减频率特性的计算 | 第35-37页 |
3.5 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的输入阻抗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6 影响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衰减频率特性的因素 | 第3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多方案可调频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的仿真分析 | 第39-55页 |
4.1 方案1:共振腔体积可变的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 | 第39-41页 |
4.2 方案2:颈部长度可变的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 | 第41-43页 |
4.3 方案3:颈部为锥形的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 | 第43-50页 |
4.4 方案4:颈部横截面积可变的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 | 第50-53页 |
4.5 其它结构的可调频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 | 第53-54页 |
4.6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颈部面积可变的亥姆霍兹共振式消声器的实验研究 | 第55-70页 |
5.1 实验设备 | 第55-57页 |
5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7-69页 |
5.3 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