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

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
中文目录第1-5页
英文目录第5-7页
中文摘要第7-8页
英文摘要第8-10页
1 引言第10-21页
 1.1 选题背景、研究的目的、意义第10-11页
 1.2 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1.2.1 国外研究状况第11-14页
  1.2.2 国内研究状况第14-16页
  1.2.3 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共识与不足第16-17页
 1.3 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技术路线第17-20页
  1.3.1 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第17-18页
  1.3.2 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第18-20页
 1.4 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第20-21页
2 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概述第21-26页
 2.1 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基础第21-24页
  2.1.1 协调发展理论(PRED)第21页
  2.1.2 人地系统理论第21页
  2.1.3 环境承载理论第21-22页
  2.1.4 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第22页
  2.1.5 土地利用的系统思考第22-24页
 2.2 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基本内涵、意义及评价原则第24-26页
  2.2.1 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基本内涵、意义第24-25页
  2.2.2 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第25-26页
3 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第26-36页
 3.1 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6-34页
  3.1.1 指标选取的标准第26页
  3.1.2 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6-28页
  3.1.3 指标体系的指标解释第28-34页
  3.1.4 指标体系的指标目标值确定第34页
 3.2 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第34-36页
  3.2.1 选择评价方法第34-35页
  3.2.2 确定指标体系第35页
  3.2.3 确定指标权重第35页
  3.2.4 指标数据的标准化第35页
  3.2.5 选择评价模型第35页
  3.2.6 分析评价结果第35页
  3.2.7 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调控第35-36页
4 阿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第36-58页
 4.1 阿城土地可持续利用现状第36-40页
  4.1.1 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第36-38页
  4.1.2 土地利用现状与生态环境第38-40页
 4.2 阿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第40-52页
  4.2.1 评价的理论依据第40页
  4.2.2 评价标准第40页
  4.2.3 确定评价指标数据及其处理第40-46页
  4.2.4 评价结果分析第46-52页
 4.3 阿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措施第52-58页
  4.3.1 生态效益子系统的调控措施第53-54页
  4.3.2 经济效益子系统的调控措施第54-56页
  4.3.3 社会效益子系统的调控措施第56页
  4.3.4 对世代关系子系统的调控措施第56-57页
  4.3.5 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组态软件中先进控制算法的开发
下一篇:荒漠化地区土壤含水量遥感信息模型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