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北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陕北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| ·现实意义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20页 |
| ·国外关于城镇化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内城镇化研究综述 | 第15-20页 |
| ·研究思路及框架 | 第20-21页 |
| ·论文预期达到的目标及可能创新之处 | 第21页 |
| 第二章 陕北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| 第21-25页 |
| ·陕北农村城镇化的现状 | 第21-23页 |
| ·陕北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·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 | 第23-24页 |
| ·陕北农村城镇化起步低,城镇基础设施落后 | 第24页 |
| ·城镇非农产业基础薄弱,产业支撑不够 | 第24页 |
| ·建设资金不足,农村城镇化推进缓慢 | 第24-25页 |
| ·制度障碍,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| 第25页 |
| 第三章 陕北农村城镇化战略环境分析 | 第25-34页 |
| ·宏观环境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·国际宏观环境 | 第25-26页 |
| ·国内宏观环境 | 第26页 |
| ·省内宏观环境 | 第26-27页 |
| ·区域内部环境分析 | 第27-32页 |
| ·区位条件分析 | 第27页 |
| ·陕北自然资源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陕北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·生态环境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制度因素分析 | 第32页 |
| ·陕北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可行性 | 第32-34页 |
| ·实施陕北农村城镇化战略具备较强的物质基础 | 第32-33页 |
| ·实施陕北农村城镇化战略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 | 第33页 |
| ·实施陕北农村城镇化战略具备一定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| 第33页 |
| ·实施陕北农村城镇化战略具备一定的政策支持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章 陕北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 | 第34-43页 |
| ·战略思路 | 第34-35页 |
| ·陕北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 | 第35-37页 |
| ·总体目标 | 第35页 |
| ·战略目标的具体内容 | 第35-37页 |
| ·战略发展方向 | 第37-38页 |
| ·以现代工业为龙头,建设服务型城镇 | 第37-38页 |
| ·以特色农业为纽带,建设现代农业型城镇 | 第38页 |
| ·以物流贸易为中心,建设商业型城镇 | 第38页 |
| ·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,建设生态型村镇 | 第38页 |
| ·战略发展的方法 | 第38-39页 |
| ·统一协调,科学规划 | 第38-39页 |
| ·多渠道筹资,联合带动 | 第39页 |
| ·政府主导,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| 第39页 |
| ·政策引导,吸引农民进城 | 第39页 |
| ·战略措施 | 第39-43页 |
| ·政府高度重视,统一协调发展 | 第39-40页 |
| ·推进制度改革,提供制度保障 | 第40页 |
| ·成立专门机构,提供组织保障 | 第40-41页 |
| ·加大财政投入,强化城镇基础设施 | 第41-42页 |
| ·加强教育培训,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| 第42页 |
| ·完善社会保障措施,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| 第42页 |
| ·教育宣传,引导农民进城 | 第42页 |
| ·改善城镇生态环境,创舒适人居环境 | 第42-43页 |
| 结论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4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