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1.1 公共交通在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特点 | 第11-12页 |
1.1.2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| 第12页 |
1.2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调度及评估系统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3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运营调度及评估系统研究的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成果 | 第15-17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论文成果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公交线路营运调度理论与客流调查及分析 | 第17-25页 |
2.1 线路营运调度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1.1 公交调度中的问题 | 第18页 |
2.1.2 公交调度方法分析 | 第18页 |
2.2 城市公交客流特点 | 第18-20页 |
2.2.1 我国城市的结构特点 | 第19页 |
2.2.2 我国城市公交客流的特殊性 | 第19页 |
2.2.3 采取的调查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3 线路营运分析 | 第20-25页 |
2.3.1.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分析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| 第20页 |
2.3.2.线路营运分析的内容 | 第20-23页 |
2.3.3.线路营运分析的标准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公交线路营运及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5-32页 |
3.1 公交线路运营过程分析 | 第25页 |
3.2 模型设定 | 第25-26页 |
3.3 基本数据 | 第26页 |
3.4 乘客上、下车模型 | 第26-28页 |
3.5 公共交通公司利益模型 | 第28页 |
3.6 乘客的利益 | 第28-29页 |
3.7 线路上站点设置的合理性模型 | 第29-30页 |
3.8 线路运营的最小配车数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9 营运时间段的划分原则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面向对象的技术和软件工程系统 | 第32-40页 |
4.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| 第32-34页 |
4.2 面向对象分析(OOA) | 第34-35页 |
4.3 面向对象设计(OOD) | 第35页 |
4.4 现代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| 第35-37页 |
4.5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| 第37-40页 |
4.5.1 软件开发的方法 | 第37-38页 |
4.5.2 软件开发的过程、目标和原则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| 第40-51页 |
5.1 功能需求 | 第40-42页 |
5.1.1 功能描述 | 第40-41页 |
5.1.2 功能划分 | 第41-42页 |
5.2 公交车的运行模式 | 第42-44页 |
5.3 实体之间的联系 | 第44-45页 |
5.4 主程序的开发 | 第45-48页 |
5.4.1 总体结构设计 | 第45页 |
5.4.2 软件界面的开发 | 第45-48页 |
5.4.3 软件运行 | 第48页 |
5.5 软件的功能特点与测试 | 第48-51页 |
5.5.1 软件特点 | 第48-49页 |
5.5.2 软件测试 | 第49-51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1-53页 |
6.1 工作总结 | 第51-52页 |
6.2 未来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