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犹太青年步入城市的旅程 | 第14-35页 |
第一节 艰难的历程:从落魄青年到纽约文人 | 第15-22页 |
1、成长的道路 | 第15-18页 |
2、学术的发展 | 第18-22页 |
第二节 前人的足迹:美国社会文化批评的先驱者 | 第22-29页 |
1、进步主义的沃侬·路易·帕灵顿 | 第22-24页 |
2、理想主义的范·威克·布鲁克斯 | 第24-26页 |
3、激进主义的亨利·路易·门肯 | 第26-27页 |
4、独立自由的埃德蒙·威尔逊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并行的脚步:两种极端的批评 | 第29-35页 |
1、教条的批评:庸俗马克思主义批评 | 第29-32页 |
2、审美的批评:“新批评” | 第32-35页 |
第二章 以人为本—卡津的文学批评观 | 第35-51页 |
第一节 历史的批评:对道德思想的坚守 | 第36-41页 |
1、文学批评需把握历史与现实 | 第36-37页 |
2、美国文学批评的存在问题和卡津对美国文学的爱恋 | 第37-39页 |
3、批评家不是艺术家而是思想家 | 第39-41页 |
第二节 个人的感悟:对艺术美的体验 | 第41-45页 |
1、批评家的智慧是思想和感情的结合 | 第41-42页 |
2、批评家是“偏见”的维护者 | 第42-44页 |
3、批评是文学的分支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批评的目的在于理解人 | 第45-51页 |
1、批评的本质是关注人的理想 | 第46-47页 |
2、没有争论就没有批评 | 第47-51页 |
第三章 昌明传统、融化新知—卡津对美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| 第51-98页 |
第一节 本土主义的兴起:美国现代文学的开端(1890—1896) | 第52-58页 |
1、美国现实主义与欧洲现实主义的差异 | 第53-54页 |
2、美国现代文学的特点:平民主义和疏离感 | 第54-56页 |
3、豪威尔斯与传统价值观的失落 | 第56-58页 |
第二节 思想火花的碰撞:美国现代文学的发展(1896—1917) | 第58-70页 |
1、追随欧洲潮流的颓废派美国文学和两位与众不同的小说家 | 第60-62页 |
2、追求思想解放的第二代现实主义作家 | 第62-65页 |
3、推动现代思想发展的优秀学者 | 第65-68页 |
4、复兴民族精神的理想主义 | 第68-70页 |
第三节 伟大的解放:美国现代文学的繁荣(1918—1929) | 第70-81页 |
1、新的现实主义的出现 | 第72-74页 |
2、唯美主义与严肃文学 | 第74-75页 |
3、自由主义与新人文主义批评 | 第75-78页 |
4、作为主流作家的迷惘的一代 | 第78-81页 |
第四节 矛盾的暴露:美国现代文学的危机(1930—1940) | 第81-98页 |
1、自然主义的复辟 | 第83-86页 |
2、陷于危机的文学批评 | 第86-92页 |
3、夸张的文风与痛苦的精神 | 第92-94页 |
4、美国民族文学的重新发现 | 第94-98页 |
第四章 在道德和美之间寻求平衡—卡津对美国文学与文化的感悟 | 第98-115页 |
第一节 思想史的研究者 | 第100-107页 |
1、批判的自由主义思想家 | 第100-103页 |
2、保守的道德观 | 第103-105页 |
3、批评家不是“陌生人”而是“疏离者” | 第105-107页 |
第二节 “文学性”对抗“理论化 | 第107-115页 |
1、美国文学批评走向“理论化”的原因 | 第107-109页 |
2、卡津对“文学性”的辩护 | 第109-112页 |
3、走向“自我意识”的探索 | 第112-115页 |
结语 | 第115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2页 |
后记 | 第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