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4页 |
一、选题缘起和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状况和主要资料 | 第8-10页 |
三、理论方法和基本框架 | 第10-11页 |
四、本文成果和不足 | 第11-12页 |
五、插图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票据概述 | 第14-24页 |
一、票据的概念 | 第14页 |
二、票据的产生和历史 | 第14-17页 |
三、近代中国票据使用的市场依托 | 第17-24页 |
第二章 近代中国票据的发行与流通 | 第24-51页 |
第一节 本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24-30页 |
一、钱庄庄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24-28页 |
二、银行本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支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30-33页 |
一、钱庄支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30-31页 |
二、银行支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31-33页 |
第三节 汇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33-39页 |
一、钱庄汇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33-36页 |
二、银行汇票的发行与流通 | 第36-39页 |
第四节 “申汇”透视 | 第39-51页 |
一、“申汇”概念辨析 | 第39-41页 |
二、“申汇”市场架构 | 第41-45页 |
三、“申汇”市场运营 | 第45-51页 |
第三章 票据的清算 | 第51-78页 |
第一节 两强并立阶段的票据清算(1840-1897年) | 第52-56页 |
一、钱庄票据清算制度的产生 | 第52-54页 |
二、外国在华银行的票据清算制度 | 第54-55页 |
三、钱庄与外国银行之间的票据清算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三足鼎立阶段的票据清算(1897-1937年) | 第56-70页 |
一、钱庄票据清算的演进——从汇划总会到票据交换所 | 第57-61页 |
二、外国银行与中国行庄间票据清算的演变 | 第61页 |
三、华商银行的票据清算——从无到有、从寄人篱下到独立自主 | 第61-70页 |
第三节 中国票据交换制度的统一(1937-1949年) | 第70-78页 |
一、战时上海银钱业票据交换的演变 | 第70-72页 |
二、重庆中央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 | 第72-75页 |
三、战后票据交换制度的统一与发展 | 第75-78页 |
余论 票据发行、流通与清算的意义 | 第78-83页 |
一、票据发行和使用的意义 | 第78-79页 |
二、票据流通的意义 | 第79-81页 |
三、票据清算的意义 | 第81-82页 |
四、结语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86-87页 |
后记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