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3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,缩小与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差距 | 第9-10页 |
| ·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| 第10页 |
| ·缩短设计周期,减少设计成本,推进我国汽车支柱产业的生产发展 | 第10页 |
| ·汽车领域的人机工程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人机工程学概述 | 第13-28页 |
| ·人机工程学的含义 | 第13页 |
| ·人机工程学的历史渊源 | 第13-16页 |
| ·狩猎时代 | 第13-14页 |
| ·农耕时代 | 第14-15页 |
| ·产业革命后 | 第15-16页 |
| ·人机工程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 | 第16-21页 |
| ·经验人机工程学 | 第17页 |
| ·科学人机工程学 | 第17-19页 |
| ·现代人机工程学 | 第19-20页 |
| ·人机工程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| 第20-21页 |
| ·人机工程学的未来发展 | 第21-22页 |
| ·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| 第22-27页 |
| ·人的因素方面 | 第22-24页 |
| ·“机”的因素方面 | 第24-25页 |
| ·环境因素方面 | 第25-26页 |
| ·综合因素方面 | 第26-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皮卡概述与本课题的调研 | 第28-35页 |
| ·皮卡概述 | 第28-33页 |
| ·我国皮卡的车型 | 第28-30页 |
| ·我国皮卡未来的发展 | 第30-33页 |
| ·本课题的调研 | 第33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四章 皮卡驾驶室的人机工程学评价及研究 | 第35-90页 |
| ·座椅设计的人机评价与研究 | 第35-47页 |
| ·座椅的设计要求 | 第35-36页 |
| ·影响座椅设计的因素 | 第36-38页 |
| ·皮卡座椅设计 | 第38-47页 |
| ·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评价与研究 | 第47-66页 |
| ·视觉显示装置设计评价与研究 | 第47-64页 |
| ·听觉显示装置设计评价与研究 | 第64-66页 |
| ·操纵装置设计的人机评价与研究 | 第66-86页 |
| ·操纵装置设计要求 | 第67-71页 |
| ·手控操纵装置设计评价与研究 | 第71-83页 |
| ·脚控操纵装置设计评价与研究 | 第83-86页 |
| ·环境因素的人机评价与研究 | 第86-89页 |
| ·光环境 | 第86-87页 |
| ·色彩环境 | 第87-88页 |
| ·空气环境 | 第88-8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| 第五章 皮卡驾驶室设计查询系统 | 第90-94页 |
| ·查询系统开发目的 | 第90页 |
| ·软件版本的查询系统的优点 | 第90页 |
| ·系统的开发工具及软件运行环境 | 第90页 |
| ·查询系统的结构 | 第90-92页 |
| ·查询项目 | 第90-91页 |
| ·查询系统结构图 | 第91-92页 |
| ·查询系统的界面设计 | 第92-93页 |
| ·查询系统的使用 | 第9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4-95页 |
| ·结论 | 第94页 |
| ·展望 | 第94-95页 |
| 附表 皮卡汽车驾驶室情况调查表 | 第95-9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6-99页 |
| 发表论文 | 第99-100页 |
| 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