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引言 | 第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微观层面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宏观层面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框架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主题公园的基本分析 | 第13-25页 |
·主题公园的内涵、类别与特征 | 第13-17页 |
·主题公园的内涵 | 第13-15页 |
·主题公园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·主题公园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·世界主题公园业的发展历程 | 第17-19页 |
·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过程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5页 |
·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过程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主题公园的现状 | 第20-23页 |
·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主题公园虚拟经营的理论分析 | 第25-41页 |
·主题公园虚拟经营的条件 | 第25-27页 |
·内部条件 | 第25-26页 |
·外部条件 | 第26-27页 |
·虚拟经营(Virtual Operating)概述 | 第27-33页 |
·虚拟经营产生的历史背景 | 第27-28页 |
·虚拟经营的内涵 | 第28页 |
·虚拟经营的特征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虚拟经营与实体经营的区别 | 第30-33页 |
·主题公园虚拟经营的基础 | 第33-36页 |
·理论基础--主题公园生命周期理论 | 第33-34页 |
·实践基础--环球嘉年华的虚拟经营模式 | 第34-36页 |
·主题公园虚拟经营的理论分析 | 第36-41页 |
·主题公园虚拟经营的内涵 | 第36-37页 |
·主题公园虚拟经营的方式 | 第37-39页 |
·主题公园虚拟经营的风险识别和控制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建立主题公园差异化虚拟经营模式 | 第41-51页 |
·主题公园差异化虚拟经营模式的建立 | 第41-47页 |
·主题公园分类 | 第41页 |
·确定主题公园的核心竞争优势 | 第41-44页 |
·建立信息技术和通讯网络的支撑平台 | 第44页 |
·选择合作伙伴 | 第44-45页 |
·实现利益均衡 | 第45-47页 |
·做好主题公园虚拟经营的配套工作 | 第47-51页 |
·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 | 第47页 |
·科学论证、精心规划 | 第47页 |
·培养核心竞争优势 | 第47-49页 |
·严格的经营管理机制,弹性的经营管理机构 | 第49-50页 |
·以门票收入为基础,实现经营项目多元化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主题公园虚拟经营模式的实证分析--“嘉年华”的启示 | 第51-63页 |
·嘉年华的起源及宗教意义 | 第51页 |
·在我国嘉年华观念的演变 | 第51-52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52-63页 |
·“**嘉年华”的比较 | 第55-57页 |
·大连欢乐嘉年华缘何兵败滑铁卢 | 第57-59页 |
·环球嘉年华的肯定与质疑 | 第59-62页 |
·借鉴嘉年华什么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后记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