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论 | 第1-14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| 第10-11页 |
·有关研究的局限 | 第11-12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2 矿业城市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机理 | 第14-27页 |
·矿业城市概况 | 第14-18页 |
·矿业城市概念及其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矿业城市的分类 | 第15页 |
·矿业城市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| 第15-18页 |
·矿业城市的成长机制及其发展过程 | 第18-21页 |
·矿业城市的成长机制 | 第18-20页 |
·矿业城市的发展过程 | 第20-21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结构特点 | 第21-27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形成机制 | 第21-22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共性特征 | 第22-27页 |
3 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7-46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| 第27-29页 |
·产业竞争力概念 | 第27-28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及其内涵 | 第28-29页 |
·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9-34页 |
·比较优势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竞争优势理论 | 第30-34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、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 | 第34-44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 | 第34-36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| 第36-42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| 第42-44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周期 | 第44-46页 |
·产业竞争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| 第44-45页 |
·矿业城市主导产业(采掘业)竞争力发展规律 | 第45-46页 |
4 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6-56页 |
·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46-47页 |
·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| 第46页 |
·重点和准确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6页 |
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| 第46-47页 |
·针对性原则 | 第47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7-51页 |
·市场占有能力指标 | 第48-49页 |
·生产盈利能力指标 | 第49-50页 |
·技术投入强度指标 | 第50页 |
·资本投入强度指标 | 第50-51页 |
·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| 第51页 |
·矿业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| 第51-56页 |
·单项指标评价 | 第52页 |
·综合评价方法 | 第52-56页 |
5 阜新市产业竞争力研究 | 第56-75页 |
·阜新市经济总体竞争力 | 第56-60页 |
·阜新市经济总体状况 | 第56-58页 |
·阜新市产业结构演进状况 | 第58-60页 |
·阜新市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 | 第60-65页 |
·数据收集整理 | 第60-63页 |
·主成分分析及竞争力得分计算 | 第63-65页 |
·阜新市产业竞争力的分析评价 | 第65-70页 |
·采掘业及其相关产业 | 第66-67页 |
·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| 第67-68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 | 第68页 |
·其他产业 | 第68-70页 |
·提升阜新市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| 第70-75页 |
·做好煤炭采选企业挖潜工作,开展多项经营 | 第70-71页 |
·积极扶持农副食品加工业,将其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| 第71页 |
·重点在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饮料业及食品业推行名牌战略 | 第71-73页 |
·利用新技术、新工艺改造设备制造业 | 第73页 |
·在阜新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,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| 第73-74页 |
·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带动阜新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| 第74-7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·结论 | 第75-76页 |
·展望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