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基本术语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一、本文的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二、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富钴结壳调查和研究概况 | 第15-18页 |
一、国内外研究历史 | 第15-17页 |
二、我国结壳调查状况 | 第17页 |
三、富钴结壳研究中存在的理论问题 | 第17-18页 |
第四节 成矿系统理论基本概念和本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一、成矿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| 第18-19页 |
二、本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第五节 样品的前处理及分析方法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成矿背景 | 第22-40页 |
第一节 富钴结壳成矿的地质背景 | 第22-34页 |
一、西太平洋海山区基本地质概况 | 第22-24页 |
二、西太平洋海山的地质成因 | 第24-25页 |
三、西太平洋海山的漂移历史 | 第25-29页 |
四、西太平洋海山的地貌特征 | 第29-34页 |
第二节 富钴结壳成矿的海洋学背景 | 第34-38页 |
一、现代世界大洋中、深层和低层水团的组成及环流 | 第34-36页 |
二、全球大洋新生代水道的演化 | 第36-37页 |
三、全球大洋环流的变化对西太平洋成矿区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四、我国在西太平洋取得的水文调查成果 | 第38页 |
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麦哲伦海山群(Magellan)富钴结壳特征 | 第40-86页 |
第一节 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 | 第40-43页 |
一、样品的选取 | 第40-43页 |
二、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的基岩/核心类型 | 第43页 |
第二节 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主要元素含量 | 第43-61页 |
一、MD 海山富钴结壳主元素含量 | 第44-49页 |
二、ME 海山富钴结壳主元素含量 | 第49页 |
三、MI 海山富钴结壳主元素含量 | 第49-50页 |
四、MJ 海山富钴结壳主元素含量 | 第50页 |
五、MK 海山富钴结壳主元素含量 | 第50-51页 |
六、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主元素的聚类分析 | 第51-52页 |
七、过渡族金属元素及Magellan 海山富钴结壳成因类型 | 第52-54页 |
八、富钴结壳不同层位主元素和过渡族元素特征 | 第54-61页 |
第三节 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REE 元素 | 第61-69页 |
一、麦哲伦海山REE 的特点 | 第61-66页 |
二、样品不同层位的稀土元素特征和 Ce 异常的变化规律 | 第66-69页 |
第四节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磷酸盐化作用的时代和特征 | 第69-73页 |
一、富钴结壳磷酸盐化的特征、时代和机制 | 第69-70页 |
二、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磷酸盐化现象和时代 | 第70-73页 |
第五节 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基岩与壳层成分的关系 | 第73-76页 |
第六节 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成矿时代 | 第76-80页 |
一、富钴结壳定年方法的回顾 | 第76-77页 |
二、钴地层年代学方法的适用性 | 第77-78页 |
三、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年龄 | 第78-80页 |
第七节 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主元素时间序列分析 | 第80-85页 |
一、时间序列的长周期变化 | 第81页 |
二、富钴结壳Mn/Fe 比值时间序列的谱分析 | 第81-85页 |
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四章 马尔库斯-威克(Marcus-Wake)海山富钴结壳特征——以Lamont 海山为例 | 第86-118页 |
第一节 Lamont 海山的地质背景和富钴结壳样品地质特征 | 第86-92页 |
一、Lamont 海山地质背景 | 第86页 |
二、样品的选取及其地质特征 | 第86-92页 |
第二节 电子探针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和数据分析 | 第92-101页 |
一、电子探针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| 第92-97页 |
二、时间序列的谱分析 | 第97-100页 |
三、EPMA 数据与化学分析数据结果之比较 | 第100-101页 |
第三节Lamont 海山富钴结壳地球化学特征及结壳成因类型 | 第101-108页 |
一、主元素特征 | 第101-104页 |
二、过渡族金属元素特征 | 第104-105页 |
三、稀土元素特征 | 第105-108页 |
四、Lamont 海山富钴结壳的成因类型 | 第108页 |
第四节Lamont 海山富钴结壳年龄 | 第108-110页 |
第五节 Lamont 海山富钴结壳形成机制 | 第110-113页 |
一、元素赋存状态和结壳形成机制 | 第110-112页 |
二、海山水成富钴结壳的形成机制 | 第112-113页 |
第六节 Lamont 海山富钴结壳成分的演化 | 第113-117页 |
一、Lamont 海山结壳δCe 和Ba 含量的变化 | 第113-114页 |
二、Mn/Fe 比值和Si 含量的时间序列 | 第114-115页 |
三、时间序列变化的地质解释 | 第115-117页 |
小结 | 第117-118页 |
第五章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控矿要素、成矿作用过程和异常系列 | 第118-140页 |
第一节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成矿作用的控矿要素 | 第118-128页 |
一、地质要素 | 第118-123页 |
二、天文要素 | 第123-125页 |
三、海洋要素 | 第125-128页 |
第二节 富钴结壳成矿作用过程 | 第128-137页 |
一、富钴结壳成矿作用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28-134页 |
二、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成矿作用过程 | 第134-137页 |
第三节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成矿系统的异常系列 | 第137-139页 |
一、地质异常 | 第137-138页 |
二、海洋异常 | 第138页 |
三、气候异常 | 第138-139页 |
小结 | 第139-140页 |
结论 | 第140-1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2-148页 |
致谢 | 第1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