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论 | 第1-16页 |
·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建筑企业的安全状况 | 第9-12页 |
·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的生产形势 | 第9-10页 |
·造成当前这种形势的主要原因 | 第10-12页 |
·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 | 第12-15页 |
·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| 第13-14页 |
·建筑企业实施OHSMS的情况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2 OHSMS的核心内涵 | 第16-29页 |
·OHSMS的历史沿革 | 第16页 |
·我国实施OHSMS的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我国的职业安全状况 | 第16-17页 |
·我国有关OHSMS的标准化工作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OHSMS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| 第18-20页 |
·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—规范》简介 | 第18-19页 |
·OHSMS的核心要素 | 第19页 |
·OHSMS的基本思想及实施OHSMS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实施OHSMS的可行性 | 第20-27页 |
·OHSMS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兼容性 | 第20-23页 |
·实施OHSMS是先进安全文化理念的延伸 | 第23-27页 |
·关于OHSMS建设的有关建议 | 第27-29页 |
3 建筑企业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| 第29-43页 |
·危险源辨识、危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| 第29-31页 |
·危险源 | 第29-30页 |
·危险及危险评价 | 第30页 |
·危险源辨识 | 第30-31页 |
·危险辨识、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 | 第31-32页 |
·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危险因素的分类 | 第32页 |
·常用的危险辨识方法 | 第32-35页 |
·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| 第35-38页 |
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(LEC法) | 第35-37页 |
·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 | 第37-38页 |
·建筑企业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应用 | 第38-43页 |
·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 | 第38-40页 |
·建筑施工企业危害辨识的特点 | 第40-41页 |
·建筑施工企业风险评价的特点 | 第41页 |
·风险矩阵指数法对某建筑施工的某些危险环节的安全评价 | 第41-43页 |
4 建筑企业OHSMS构建研究 | 第43-54页 |
·OHSMS的理论基础 | 第43-45页 |
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 | 第43页 |
·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| 第43-45页 |
·建筑企业的应用 | 第45-52页 |
·建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| 第45-46页 |
·体系建立与实施的主要步骤 | 第46-49页 |
·项目工程实施和保持OHSMS的实例 | 第49-52页 |
·建筑企业在实施OHSMS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| 第52-54页 |
·危害辨识、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动态管理 | 第52页 |
·强化分包方的教育与管理 | 第52页 |
·加强与各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| 第52页 |
·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等设计活动的管理 | 第52-53页 |
·强化施工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| 第53页 |
·融合 | 第53-54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62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54-56页 |
·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一体化展望 | 第56-62页 |
·OHSMS与QMS及EMS一体化的背景及良好基础 | 第56-59页 |
·建筑企业实施一体化所面临的困难 | 第59-60页 |
·建筑企业三大体系整合及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建议 | 第60-61页 |
·前景展望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