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绪论 | 第1-12页 |
·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7页 |
·船舶燃油粘度控制系统简介: | 第7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水平及动态 | 第9页 |
·前人所作主要工作 | 第9页 |
·本人所做主要工作 | 第9-10页 |
·论文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燃油粘度系统数学模型 | 第12-24页 |
·系统介绍及其组成原理 | 第12-16页 |
·系统主要部分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16-20页 |
·加热器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16-20页 |
·执行机构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0页 |
·燃油粘度系统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模型 | 第20-23页 |
·MATLAB介绍 | 第20-21页 |
·仿真环境Simulink | 第21页 |
·燃油粘度控制系统的程序温度控制仿真模型 | 第21-23页 |
·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燃油粘度控制系统的数字PID控制 | 第24-34页 |
·PID控制原理 | 第24-26页 |
·PID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 | 第24-25页 |
·PID控制器的特点 | 第25-26页 |
·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| 第26-28页 |
·数字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| 第26-28页 |
·在燃油粘度控制系统中PID调节器参数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29-32页 |
·自适应控制概述 | 第32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燃油粘度控制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| 第34-50页 |
·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| 第35-46页 |
·模糊控制器输入、输出变量的设计 | 第37页 |
·模糊控制器输入、输出变量的论域确定和参数设计 | 第37-38页 |
·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设计 | 第38-42页 |
·模糊控制器的模糊化和解模糊化设计方法 | 第42-44页 |
·模糊控制算法的实现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模糊控制器采样时间的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46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基于LQ最优控制的PID整定方法 | 第50-59页 |
·LQR最优调节器原理 | 第50-52页 |
·线性定常问题的解 | 第50-52页 |
·线性定常二次最优调节器(LQR)的结构与鲁棒性 | 第52页 |
·LQR系统与PID控制系统的联系 | 第52-54页 |
·LQR系统的频域结构 | 第52-53页 |
·PID控制系统的结构 | 第53页 |
·线性二次最优PID参数 | 第53-54页 |
·燃油粘度控制系统基于LQ最优控制的PID整定方法 | 第54-56页 |
·仿真与结果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应用结果及分析 | 第59-64页 |
·半实物粘度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| 第59-60页 |
·控制器软件界面及原理 | 第60-61页 |
·控制器VC++语言的实现 | 第61页 |
·试验结果和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7章 结束语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附录1 | 第70-71页 |
附录2 | 第71-77页 |
附录3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