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的密码子用法及起始和终止密码子侧翼序列对基因表达的影响

中文摘要第1-12页
英文摘要第12-15页
第1章 遗传密码子研究概述第15-29页
 1.1 遗传密码的破译第15-16页
 1.2 密码子的通用性与特殊性第16-17页
 1.3 无义密码子的重新诊释和新氨基酸的发现第17-19页
 1.4 遗传密码子的多态性研究第19-20页
 1.5 遗传密码子的起源与进化第20-21页
 1.6 遗传密码的“扩张”第21页
 1.7 密码子研究的应用第21-23页
  1.7.1 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21-22页
  1.7.2 获得具有新属性的蛋白或生物体第22页
  1.7.3 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第22-23页
  1.7.4 对目标基因进行改造,提高特定蛋白的表达量第23页
 参考文献第23-29页
第2章 水稻基因组研究概况第29-50页
 2.1 水稻基因组测序及研究意义第29-32页
 2.2 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第32-37页
  2.2.1 发掘新基因第32-33页
  2.2.2 基因功能的研究第33-37页
   2.2.2.1 反向遗传学研究第34-36页
   2.2.2.2 大规模基因功能表达谱分析第36-37页
  2.2.3 蛋白质组研究第37页
 2.3 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热点第37-38页
 2.4 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8-39页
 参考文献第39-50页
第3章 水稻密码子用法的研究第50-69页
 3.1 材料与方法第51-52页
  3.1.1 序列数据第51页
  3.1.2 统计分析第51页
  3.1.3 衡量密码子偏好性的指标第51-52页
  3.1.4 对应分析第52页
  3.1.5 主要偏爱密码子的确定第52页
 3.2 结果与分析第52-61页
  3.2.1 水稻核基因组的密码子用法分析第53-55页
   3.2.1.1 影响核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使用的因素第53-54页
   3.2.1.2 核基因组的密码子用法第54-55页
  3.2.2 粳稻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用法分析第55-59页
   3.2.2.1 基因的表达水平对密码子用法的影响第56页
   3.2.2.2 基因编码区的碱基组成对密码子用法的影响第56页
   3.2.2.3 CDS长度与基因表达水平、密码子偏好性的关系第56-57页
   3.2.2.4 DNA双链与密码子用法的关系第57页
   3.2.2.5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及主要偏爱密码子的确定第57-59页
  3.2.3 粳稻线粒体基因组的密码子用法分析第59-61页
   3.2.3.1 影响密码子偏好性使用的因素第59-60页
   3.2.3.2 线粒体基因组的主要偏爱密码子第60-61页
 3.3 讨论第61-64页
 参考文献第64-69页
第4章 4种植物叶绿体与核基因组密码子用法的比较研究第69-82页
 4.1 材料与方法第69-70页
  4.1.1 序列数据第70页
  4.1.2 密码子偏好性指标第70页
  4.1.3 对应分析第70页
 4.2 结果与讨论第70-77页
  4.2.1 碱基组成分析第70-72页
  4.2.2 密码子用法的变异第72-74页
  4.2.3 密码子用法分析第74-77页
 参考文献第77-82页
第5章 水稻的密码子用法与基因功能的研究第82-92页
 5.1 材料与方法第83-84页
  5.1.1 序列数据第83页
  5.1.2 基因的功能分类第83-84页
  5.1.3 密码子偏好性指标第84页
  5.1.4 统计分析第84页
 5.2 结果与分析第84-86页
  5.2.1 密码子偏好性与基因功能类型的关系第85-86页
  5.2.2 密码子用法的变异第86页
 5.3 讨论第86-89页
 参考文献第89-92页
第6章 起始密码子 AUG侧翼序列对水稻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第92-102页
 6.1 材料与方法第92-94页
  6.1.1 序列数据第92-93页
  6.1.2 基因表达数据的获得第93页
  6.1.3 序列分析第93-94页
   6.1.3.1 翻译起始效应与密码子偏好性的衡量第93页
   6.1.3.2 “AUG侧翼区”各位点与密码子偏好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第93-94页
   6.1.3.3 定点突变的计算机模拟第94页
   6.1.3.4 “AUG侧翼区”的特征分析第94页
 6.2 结果与分析第94-97页
  6.2.1 AUG侧翼序列与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的关系第94-95页
  6.2.2 AUG侧翼序列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第95-96页
  6.2.3 高表达基因AUG侧冀序列特殊位点的定点突变第96页
  6.2.4 “AUG侧翼区”的特征分析第96-97页
 6.3 讨论第97-99页
 参考文献第99-102页
第7章 水稻终止密码子侧翼序列模式分析第102-114页
 7.1 材料与方法第103-104页
  7.1.1 序列数据第103页
  7.1.2 偏好性估算第103页
   7.1.2.1 G测验第103页
   7.1.2.2 信息含量的计算第103页
  7.1.3 终止密码子侧翼核普酸的特征分析第103-104页
  7.1.4 基因表达水平的确定第104页
 7.2 结果与分析第104-108页
  7.2.1 紧挨终止密码子上下游的密码子高度偏置第104-105页
  7.2.2 UAA、UAG和 UGA3组基因碱基的偏好性差异巨大第105-107页
  7.2.3 高表达基因的侧翼序列更保守第107-108页
 7.3 讨论第108-110页
 参考文献第110-114页
第8章 水稻终止密码子通读基因的计算鉴定和序列分析第114-124页
 8.1 材料与方法第115-116页
  8.1.1 序列数据第115页
  8.1.2 提取通读候选基因的步骤第115页
  8.1.3 终止密码子侧翼碱基偏好性分析第115页
  8.1.4 通读候选基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析第115-116页
 8.2 结果与分析第116-118页
  8.2.1 通读候选基因的计算鉴定第116-117页
  8.2.2 候选与非候选基因终止密码子侧翼核普酸偏好存在巨大差异第117-118页
  8.2.3 “渗漏型”终止密码子常位于β-拐角的亲水区域第118页
 8.3 讨论第118-120页
 参考文献第120-124页
附录A 发表论文清单第124-126页
附录B 插图目录第126-128页
附录C 表格目录第128-129页
附录D 常用网址第129页

论文共12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关于视觉素养教育中影视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
下一篇:安全组播通信密钥管理技术研究